进入她

繁体版 简体版
进入她 > 皇家养女初长成 > 尾声—新帝登基

尾声—新帝登基

天启二十四年腊月,接近年关,很少下雪的邺城却突然降下大雪来,一如天启二十二年的那场大雪一样。两年间,下了两场罕见大雪,再加上大琼经历两场战争遭受重创,人们渐渐的开始揣度起天意来。这雪下了三天三夜不见停歇,铺天盖地的将整个邺城覆盖,让人深感哀伤。

皑皑城中雪,戚戚归去人。

在这样难得一见的落雪中,琼宣帝用残存的意识命人将自己搬去了兰荷宫,并且多次询问可寻到了失踪的兰音姑娘。也是那一日的夜里,宣帝终于没能盼来他想要见的淑贵妃,也没能盼来他心心念念的与淑贵妃的女儿,在无尽的含恨与神志不清中猝然离世。

大琼史册:天启二十四年腊月十九,琼宣帝崩于兰荷宫,享年五十三岁。

三皇子李璟天奉诏于灵前即位,登基为帝,人称琼文帝。登基大典就在议政殿举行,文帝黄袍加身,迈着方正的步子一步一步走上金銮宝殿,接受众臣朝拜。

登基大典的当日即行了册封之礼,文帝追封已故的宣帝皇后林氏为慈嘉太后,容妃是文帝生母,顺理成章尊为圣母皇太后,入主永宁宫。文帝为皇子时不爱女色,所以当日入宫受册封礼的便只有皇子妃安静和一人,安静和被封为皇后,入主中宫,掌凤印,理六宫事宜。

大典之后,太后看着文帝稀薄的后宫,万般惆怅,遂起了选秀的念头。她将这想法说与安皇后听,安皇后向来识得大体,自己与文帝成婚以来未能为他添上一男半女,也曾有意让他多物色几个妾氏,他都以政事繁忙为由推了。可是如今文帝继位,后宫连几个嫔妃都封不出来,倒叫人多了口实。当日册封之时已令朝臣唏嘘不已,议论纷纷,她若再不为皇帝张罗,怕是要说她为后不贤了。

太后与皇后达成共识,可这游说的事情还得她这个皇后去做。一般皇上下朝后都会来中宫小坐一会儿,也是,这后宫也没别的妃子了,不来皇后这里,他去哪呢?想到此处,安皇后其实还挺喜欢这样的感觉的。皇帝为皇子时,深得先皇喜爱。一般情况下,皇子至十五岁上下便可封王赐府,然而先皇却不曾为当今圣上赐过府邸,即便后来二人成婚,她也是跟着他住在翰羽宫中的。那时的他们也如现下这般,他去上朝,她在宫中守候,他下朝回来,每每总要与她说说话。虽然她知道他对她更多的是出于尊重,但这样相敬如宾的日子也都值得留恋的。

今时不同往日,如今他们已为帝后,那样的日子注定不能长存。也许再过几日,这后宫中便热闹起来,或许有哪个嫔妃当真得了盛宠,甚至越过她去也是说不准的。这宫中原该如此,只见新人笑,谁念旧人哭?还好,她还有皇后的身份,倒不至于到了哭的地步。

她静静的卧在贵妃椅上,手中拿了一本《女则》,心思却完全不在上面。最近不知怎的倒是越发的懒怠了,才看了这么一会儿书,竟然有了些许困意。若说是春困,可这离春天还稍远一些呢。

身边的大宫女翠屏悄悄的走近,附在她耳边回道:“皇后娘娘,皇上下朝了,正赶往咱们这里。”

“知道了。”她朱唇轻启,却并未有起身相迎的意思。

不一会儿,皇上在众人簇拥之下进入中宫,宫人们正想通报,却被皇上拦住。他向正殿的方向望了望,开口问道:“皇后此刻可是午睡了?”

那宫人恭恭敬敬的回道:“回皇上的话,还没到午睡的时辰,娘娘此刻正在屋内看书。”

“看书?倒是比昨日勤奋了,昨日朕来时她还睡着。”皇上说着不禁笑起来,踱着步子便进了屋。

抬眼见时,皇后当真在看书。他悄悄凑到她身边,看了那书一眼,轻声问道:“今日怎的这样勤快,竟看起书来?”

皇后佯装才看到一般,赶紧放下书要起身相迎,皇上却按住了她。

皇后嗔怪的看向身边的翠屏。“皇上来了,为何不通禀?仔细着要挨板子!”

翠屏只低眉顺目未做半声。

“不怪她们,是朕不许的,倒是要看看你睡没睡懒觉。”皇上宠溺的捏了捏她的鼻子,看来他今日的心情不错,才会这般爱开玩笑。

“皇上惯会取笑臣妾。”皇后羞红了一张脸。

他又抬头看了翠屏一眼,吩咐道:“你们娘娘这几日身子颇有些异常,去传个太医来看看。”

翠屏前身施礼,“是。”

“看的什么书?”皇上转回身又挨近了皇后一点。

“长孙皇后所著《女则》。”

“怎么想起看这样的书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