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她

繁体版 简体版
进入她 > 重铸南宋 > 第十六章初入宝岛

第十六章初入宝岛

当王府军船队到达基隆港时,杨亮节领着一帮文臣武将前来迎接。不过此刻肖宇却没什么心情理他们,因为母妃正在冲着他大发雷霆。

一个时辰以前肖宇和馨儿在房间卿卿我我,谁知淑妃娘娘想起来看他俩,正走到门前不经意听到两人间的谈话。原以为两人说悄悄话,便散去左右,想看看小两口间的感情到底怎么样,是否像传闻般如胶似漆,举案齐眉。

“宇,我们现在兵不满千,城不足十。从临安到台湾一路上,让我觉得前路迷茫。”馨儿坐在肖宇怀中说道。

肖宇亲切的挽起她的小手,解释道:“天要下雨,娘要嫁人。南宋临安迟早保不住,就算我想保也保不住,还会因为朝廷里那些只知道孔孟之道的士大夫而束手束脚,得不偿失。来到台湾,就犹如潜龙入海,猛虎入林。许多原来顾忌的事情,都能放手去做。再者攻破宫门时,我让定北顺手牵羊夺了传国玉玺。历史上蒙古大军兵围临安后,宋廷投降前,曾经封我为天下兵马大元帅,后来直接登基当了皇帝。所以从历史角度来说,只要坚持到那一时刻,局势就会有很大改观。”

馨儿很仔细地听完肖宇的分析,建议道:“依我看,那时还不是称帝的时机。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这句话的道理宇应该很清楚。”

“哎,但是暗地里高翔等人都劝进多次了,我都没答应······”肖宇话没有说完,突然门“吱嘎”一声打开,淑妃怒气冲冲冲进房间,他心中暗道不好。果然杨淑妃指着他鼻子斥责道:“我一生悉心培养,想不到竟然教导出一个忤逆之子。你如此行事,现今东窗事发,你有何面目去见天下臣民,死后如何见大宋历代先帝于地下。”

“母妃,皇儿有何错之处。现在宋室江山朝不保夕,蒙古大军随时会南下临安,如此布置正是为延续大宋国祚,皇儿此心感召日月,天地可表。”肖宇这次言辞很激烈,毫不留退路,因为历史上崖山之役后,南宋小朝廷灭亡,淑妃殉国而死,其对南宋江山之忠烈可见一斑。所以他必须在临安事变的事情上说服母妃。

淑妃第一次被自己的儿子顶撞,一时之间有些错愕,原来那位对自己恭恭敬敬,听话乖巧的皇儿不在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一心想着谋朝篡位,野心勃勃的野心家。

肖宇见淑妃被气得说不出话来,更是火上浇油道:“母妃难道忘记了那位道长曾经预言过我的命运。”

这句话一出,淑妃被气得浑身颤栗,原来这些事情都是和天道相关,这所有的一切都是天意。但是毕竟自己深受太皇太后恩惠,且先帝对她也很好,要是宋朝江山被皇儿窃取,那日后教她如何面对先帝。想到这里淑妃心绪稍微平静了些,但是心中仍然还有些气恼。

立在一旁馨儿这时候赶紧凑上去拉住母妃,一边责怪肖宇说:“殿下有话好好说嘛,你看母妃被气成什么样。”说完她又安慰母妃道:“母妃别生气了,殿下这么做是迫于无奈之举。再说在攻打皇宫时,王府军并没有乱杀无辜,就算夺了玉玺也是为了大宋江山着想。不然等蒙古军攻破临安,这大宋江山的镇国之宝就要落入蒙古鞑靼人之手,那岂不是让大宋国祚从此断了根基。”

淑妃听完这一席宽慰之言,也觉得有点道理,要是没有临安事变,蒙古军真的打破临安,那不仅玉玺要被敌人抢去,就连这大宋赵氏最后一点香火也会被斩草除根。淑妃的态度有了根本的转变,这时馨儿朝肖宇使了使眼神,肖宇连忙顺着梯子下,上前赔罪道:“母妃刚才是皇儿鲁莽,冲撞了您。但孩儿却是有苦难言,不过皇儿答应您,一定保住大宋江山。”

“哎,算了这些国家大事,母妃不会管,也不想管。只要你记住刚才所说的承诺以及善待天下百姓就行。馨儿送我回房歇息,我有些累了。”说完,淑妃在馨儿的搀扶下出了房门。

宝岛台湾基隆港,月光正洒在平静的海涛上,泛起阵阵银光,杨亮节正领着一帮文武在岸边眺望。

“我还以为是多厉害的人物,想不到就是一个毛娃娃。”杨亮节麾下一名叫王辉水军将领不屑地说道。

“小声点,这小王爷可不是个善茬,传言在海上以半数水军大败海盗,手下的王府军却是楞没伤着几个。”旁边的新任基隆港县令方正儒怕在自己辖区内闹出事端,对这些轻视的将领告诫道。

远处,馨儿和肖宇站在甲板上也在眺望传说中的宝岛,只是现在的台湾还没有后世那样繁华,基隆港里只有稀稀拉拉的几排民房和少量的商铺,百姓也很少,港内泊着几艘商船和少量战舰。唯一值得称道的也就是此处风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