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王府后院格外安静,在宇的寝宫外,除了花园里早起捕食的小鸟儿在那里叽叽喳喳几个不停,便没有任何其他的声响。
“啊,又天亮了!”宇打了一个哈欠,在床上翻了一个身,朦胧中瞧见馨儿的身影,慵懒地朝着外面挥挥手。
一向服侍殿下起居的李忠贵,早就带着几个小太监在外面守着。一看到挥手,立刻带着穿戴的衣服走了进来。
“什么时辰了?”宇站直身子,两个太监正在帮忙换上王服玉带,旁边还放着一大摞折子在书桌上,等着他的批示。
“五更刚过!”李忠贵一幅忠诚严谨地样子站在书桌边上,整理这殿下昨天晚上处理完的奏折,然后将今天需要立即批复的折子放在面上。整理完这些他从从这些折子中取出一本递到了宇面前讲到:“殿下,这是澎湖县令的折子,你要不要先看看。”
“哦,你交给馨儿小姐,让她念念。”宇正忙着用盐漱口,没时间看,再说这折子里面大多都是一些文言文,对于他这个理科生还是有些费劲,还好馨儿是个文科生,对这些东西很有兴趣,才来没多久自学了大多数文言文。所以从宇知道馨儿精通了文言文后,凡是批折子的时候都离不开她。
馨儿在王府里的算是集宇的万千宠爱与一身,出了殿下的母亲淑妃外,她都可以不行大礼,包括宇在内。她小心地接过折子,认真的浏览起来。此时梳洗也完成了,几个小太监按照规矩退了出去,并带上了房门。这样卧房里只剩下李忠贵在一边伺候。
“宇,这澎湖县令说在辖区内发现了一条青龙从海中腾空而起,围着岛上盘旋了好久,然后落在一座小山上,就不见了。后来有村民抱了一块石碑到了县衙,说是青龙离开从山里刨除来的神石。”
馨儿没遇见过这么有趣的事情,自然念得很有劲,被她这样添油加醋地一说,连李忠贵和宇都差点信以为真。不过宇冷静沉思了一下,笑着问:“馨儿,那县令对这件事情是什么看法?”
“什么看法?”馨儿捧着折子有仔细地读了读,才找到答案回到道:“县令说抗击暴元,订立新法,威服高丽,殿下的文治武功直追太祖功绩。老天派遣青龙下界赐碑,正好是祥瑞之照印证了你的功绩。”
“奴才恭喜殿下,青龙赐碑是我大宋第一次遇到的祥瑞喜事啊!”李忠贵刚听馨儿说完,一下子跪在了地上大拍起了殿下的马屁。
“哦,真的是如此么?”宇听着李的马屁,诧异地看着趴在地上的李忠贵,好一会才想明白这件事情的对李的意义所在。
这青龙祥瑞在其他人眼中可能是大大的好事,可熟知历史的宇知道这些东西不过是封建统治者用来神话自己统治的道具,也是下面的献媚官员想往上爬所施展出来的手段。俗话说的好“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现在整个岛上的官员不论出自什么派系都巴不得自己登基,李忠贵当然也不会例外,毕竟当皇帝身边的总管可比此时风光的多。
之前宇以为这折子只是几个献媚的官员的手段,想不到这里面的水爱不是一般的深,要是处置不当,会后患无穷。想到这里宇决定暂时不做过分的追究便只是冷冷地讲道:“李忠贵,传令行政部以政绩不佳为由,罢免这个澎湖县令。”
“这,殿下.......”李忠贵还想说什么,被宇瞪了一眼后,只好乖乖地答应,不过心中却在念道:“想不到殿下居然一眼看穿了陈宜中这帮人的诡计,处理方式也只是罢免了事。既没有留下什么话柄,也让劝进的官员不用害怕丢掉性命。”
“以后再有这类折子,一律照此办理。不用再呈送上来了,要是再被我看到,小心你的脑袋。”宇又回头吩咐了一声,才牵起馨儿到了饭桌边吃早餐。
······基隆县城一家酒楼里,几个宋军中级军官坐在一个雅间里,正悄悄地谈论着关于殿下登基的事情。
“这次澎湖县令用青龙祥瑞去巴结殿下,可谁知道人家一眼就看穿了他的谎言,直接落了个罢官夺爵,这下朝廷上下在没有一个人敢拿祥瑞来劝进了。”一个海军军官拿起酒杯小酌,他好像很瞧不起那些靠巴结的向上爬的官员,说话的语气很是轻蔑。
“在等几天,咱们都得出征日本。下面的弟兄们个个都巴不得殿下早点登基,能在出征前多得点赏赐。还有时迁兄,不是我说你,跟在殿下身边多好,你非要下到海军基层来,你要知道,我们海军陆战部队可是登岛的排头兵。”高个子军官对着悠然喝酒的时迁讲到。
“殿下说过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今天先不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