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夜时分,数百宋军士兵悄悄来到了皇宫大门外。现在这个时候宫门紧闭,侍卫们站在城楼上盯着城下的这一只神秘的部队。
“皇宫禁地,闲人不得入内!”守门将领大声地冲着下面的宋军吼道。
“停!”城下宋军停住了脚步,闪到了两边,一个宋军将领站到了城下叫道:“本将和帐下弟兄是跟随陛下亲征石见,现在奉皇上圣旨回来求援。请将军速速开门,本人又重要军情要面呈皇后娘娘!”
“这...”禁军将领一听到有圣旨,本来坚决不予放行的心有点松动,可转念一想这么多人前来报信,莫不是有诈。两种思想在他脑子里进行了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最后他一拍石墙道:“敢问将军在哪里供职!”
“本将是死士营无名将军的副将林申,这些弟兄都是都是奉陛下旨意同我从石见国一路突围而来。将军快开城门军情紧急啊!”
守军将领点点头道:“原来林将军是是时迁队长麾下,既然军情如火,本将可以放你入宫,可你只能一人入内,其余弟兄请在宫外等候。还请您体谅本将的难处!”
“好,那请将军速速开门!"林申倒是很通情理地回答道,然后转身小声对着旁边的士兵小声吩咐了一句。
轰隆一声,皇宫大门开启了半扇,守门将领放下戒心亲自来到城下迎接林申。
“林将军一路辛苦,刚才我派人通知了李总管,内侍太监很快就回来领将军去参见皇后娘娘!”
“大恩不言谢,敢问您贵姓,我死士营上下必定不忘今日之事!”林申站在大门前对着迎来的守门将军躬身问道。
“林将军客气了,本将免贵姓方,想来你我都是大宋官军,不必分得如此清楚!啊....."方将军话才讲到一半,只见一道寒光在脖子前面一闪,声音开始变得梗塞,体内的力量也随着喷出的鲜血流逝。
“哐当”一声,方将军轰然倒地,死前依然双目不可置信地望着眼前的林申。
此时守卫宫门的禁军也被眼前的情景给惊呆了,主将被杀让他们一时找不到主心骨,一下变得慌乱起来,宫门上下的士兵一些意志薄弱的人都往后奔逃开来,还有少数勇敢的人,一面试图阻挡敌军,一面大叫宫内的同伴赶紧封闭宫门。
“晚了!”林申轻松地砍死了几个试图上前厮杀的禁军,大喝一声朝着宫门一指道:“弟兄们!杀进去!清君侧!出妖后!”
几百叛军早就磨刀霍霍,此时军令一下,如同下上猛虎般,冲向了皇城。
一时间安静的皇宫开始变得喧闹,从宫中赶来救援的禁军部队和叛军杀作一团,可禁军数量较少,加上原本戍守皇城的新军营被抽调一空,他们拼力抵抗了一阵叛军的前锋,就被随后赶来的叛军主力给淹没。
“凌将军,顶不住了。”一名禁军军官带着满身的鲜血冲到了凌天面前,报道。
凌天现在是禁军主将,只见他没有回头,一脸铁青地问道:“本将再给你500人,一定要给我守住通往皇后和太后娘娘寝宫的各处路口。”
“将军,咱们只剩下不到1000士兵,敌军有数万之众。只怕是杯水车薪啊!”
禁军军官担忧地讲到。
“尽人事吧,你必须迟滞叛军的攻势,为本将争取充裕的时间,护送皇后和太后杀出重围。”凌天严肃地命令道。
禁军军官把帽子一扔,跪地请求道:“将军,在下愿意拼死一战。只是我们禁军这次都拼光了,只希望您将来请陛下为我等战死的袍泽立一块烈士碑,立于中兴阁之中,让禁军的烈士孤魂有个归处。”
凌天不忍回头看自己的部下,背身答道:“你放心,本将今天立誓,一定将烈士碑立于中兴阁之中!弟兄请先行一步!”
······“皇后娘娘!"李忠贵一阵狂跑,终于赶到了馨儿的寝宫。他咕噜一声跪倒在皇后的榻前,禀告道:“娘娘快跟奴才出宫,叛军杀进宫了。”
馨儿躺在床上并未起身,轻轻地讲到:“陛下不是早有安排么?”
“哎哟,我的皇后娘娘。陛下原来打算是动用剩下的新军平定叛乱,现在新军都被您调往石见解围去了,奴才虽然做了安排,可新军也要等到明天才能回军平叛。”李忠贵跪在地上快速地解释道。
“既然这样,本宫更不能离开了。”馨儿本来还有一些慌乱,可在朝廷上的大风大浪也让她有了经验,知道在此时绝对不能乱,必须有泰山崩于前而不变色的心境。
“娘娘,叛军咋眼就到这了。禁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