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此行的目的不单单是为了杀人的话,那么理论上死在萧知羽手里的蛮人,早就超过十万人。
不过因为要留下妇孺和老人给北蛮人当累赘,萧知羽只是杀没长大的小男孩,却也杀了两三万之数。
“不好了殿下,蛮人好像要撤军了。”
这时候慕青找到萧知羽,他抓到不少前线逃回来蛮人,都说是久战不胜,要撤军了。
萧知羽估计,应该是真的要撤军了,确实也得抓紧时间撤退了,否则要是让人堵在这北蛮,想走也走不了。
于是萧知羽带着人返回,将士们的马匹们上,袋子里满是金银。
毕竟这次可是光明正大的劫掠,可谓是赚得盆满钵满。
也确实像是萧知羽猜测的那样,在第八日,北蛮撤军了。
在付出了大概十万将士生命的代价,依旧没能攻下镇北关后,巫王终于选择放弃。
同时,恼怒的巫王,也将愤怒转移到偷家的萧知羽和他率领的军队身上。
“要不是他,我们北蛮的将士,也不会那么快的丧失战斗力。”
原来,当初在知道龙国派人偷袭北蛮老巢的消息后,北蛮将士们的心情最早是担忧的。
在得到巫王不撤军的命令后,进行攻城时,北蛮将士们的心情是悲愤的。
这种悲愤,无疑是转化为力量,让守城的边军将士和大皇子、六皇子派去的军队,都苦不堪言。
可情绪爆发这种事情,一鼓作气、再而竭、三而衰。
更别说再四、再五,再六、再七了。
当初从北蛮巫王第一日没有将镇北关从镇北王手里拿下,就注定不可能再拿下镇北关。
巫王生气了,当然要有人付出代价,他的想法,正是撤军回去收拾在北蛮搞偷袭的萧知羽。
他却不知道,萧知羽通过北蛮的逃兵,预判他的预判,提前返回,让巫王扑了个空。
“啊啊啊,可恨的龙国人!”
当发现自己扑了个空,撤军回来,结果发现萧知羽已经带着军队撤离,巫王愤怒无比。
更是因为南下劫掠失败,怒火攻心,气得吐血,重病在床。
萧知羽不知道此事,只是觉得有可惜,如果这场仗打的时间再长一些。
比如巫王非要带领剩下的二十万北蛮将士和镇北关拼个不死不休。
那萧知羽完全可以在北蛮杀个从头到尾,彻底打断北蛮未来几十年发展的脊梁。
不过想想也不现实,哪怕巫王真的上头,手底下的将士们估计也不愿意。
即便如此,回到镇北关的萧知羽,也是立下大功。
哪怕不算他偷袭北蛮老巢,给北蛮前线军队带来的压力。
光是在北蛮老巢杀人放火,虽然实际只杀了两三万的小男孩,受到影响的却是上百个部落,以及超过十五万的北蛮人。
这是真正意义上的大功。
镇北王郑忠国很是激动,见到萧知羽回来,亲自下城迎接,热情地给了他一个拥抱。
之后又拍着他的肩膀说道:“此次之事,老夫会亲自写信上报陛下,将你的大功劳告诉他!”
当然,大皇子和六皇子派来的十万军队,同样有功,虽然比不上萧知羽偷家奇袭的大功,却也至少没犯错。
准确来说,镇北关之事,也容不得他们犯错。
毕竟镇北关是北境唯一的天险,一旦失陷,北蛮人就可以直驱南下,到时候只怕整个龙国都有覆灭的风险。
因此哪怕是大皇子和六皇子手下的军队和将士们想要搞什么幺蛾子,也只能收起他们的那点小心思。
在镇北关,容不下钩心斗角。
消息传回皇城后,也是全城震动,甚至消息传到全国各地,无人不惊讶萧知羽的胆大包天。
区区一万人马,居然敢去奇袭至少有着七十万人,甚至有着元婴和元婴之上境界老怪物的北蛮老巢。
当然,他们不知道的是,萧知羽又不傻,他基本也就是在北蛮边缘,最多也就深入到中部。
至于最靠北的区域,他根本去都没去,想都不用想,那里的大部落,人数至少几万,也有至少元婴的巫师。
据说因为这次之事,北蛮人都无比痛恨萧知羽这个十一皇子,巫王更是给萧知羽下了悬赏,无论谁拿着他的人头。
都可以获得北蛮的友谊,封王,奖励马匹千匹、牛羊万匹、黄金万两、美人百个。
这等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