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容易的话,让大家第一次开始从自己的角度思考。
他们从来没有想过,自己喜不喜欢。
老师说他们成绩不行,他们回家就会让家长报名补课。
家长希望他们哪方面成绩更出彩,就会主动给他们报名。
他们只知道,要学习,而没想过为什么要学习。
他们怎么可能学习,每天晚上熬夜写作业,困到不行,第二天还要早早起床去上课。
如果学习的是他们喜欢的内容,辛苦一点没关系,问题是他们都不喜欢这些!
“孩子们,活到老,学到老,这句话没错。”
“但人生不只有书本上的内容,还有远方的田野。”
“我们可以学习很多东西,而远远不止你们现在学到的这些。”
“希望你们能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不再是填鸭式学习。那种学习,是最没用的学习。”
我觉得他讲得挺有道理的。
【本来就应该这样,我国应试教育太严重了。】
【学生卷,家长也卷,怪不得现在的孩子心理疾病这么多。】
“好了,接下来,我给大家介绍一首诗,相信你们没有学过。”
“这首诗叫做悯农。”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周容易把诗词写在黑板上,引来直播观众的一阵赞叹。
【人家上课,天天说一样的内容,大大上课,直接来个原创的诗歌!属实牛逼!】
短短四句诗,立意清晰,简单明了。
【我替农民伯伯谢谢大大。】
下面的学生,对于周容易的第一印象并不好,认为这个老师,罗里吧嗦,应该是个不靠谱的。
没想到人家,随随便便念一首诗出来,他们就不会了。
他们这些人,基本在娘胎里面就背诗,认识的诗歌不下三百首,但偏偏这一首,没人认识。
他们闻所未闻,今天第一次见!
不用想,这首诗,肯定是老师自己原创的!
一个有能力的老师,在这些学生眼里,肯定是受欢迎的。
周容易在他们的心目中,一下子就地位高了不少!
周容易简单和大家说了一下这首诗的意思,就让大家开始创作。
他们可以自由发挥,写什么诗歌都行,但一定要是原创的。
在周容易眼里,创作的能力比死记硬背的能力好太多了!
大家冥思苦想,照着黑板的诗词落笔。
以前的老师只会让他们背诗,没有人让他们自己造一首诗歌。
这样的操作,属实有点为难他们。
【我好希望自己能有这种老师。】
【我也是。】
【我的老师教会一首诗歌,只会要求我们当场记下来,或者回家背,抽查不会的,就用竹藤打手掌心。】
【45分钟一节课,他说了五分钟的废话,花五分钟教大家一首诗,剩下的时间让学生自己思考,作为家长,我才不要我的孩子被这种老师教。】
【对呀,花钱不是去学习?思考什么的,回家不能思考吗?】
【我看过这个主播的直播,他爱摆烂,没想到去当老师了,还摆烂,这不是祸害孩子吗?】
一时之间,密密麻麻的弹幕都在说周容易,有人赞同他的做法,有人不能理解,认为他在浪费大家的时间。
半个小时过去,大家停下笔。
全班就五个学生,周容易每个学生的诗歌都看了一遍,有写得好的,有写的……
一言难尽。
不提也罢。
“不管写得好不好,都是你们的作品。”
“一个作品好不好,不应该由老师和学生去评论,而是交给市场。”
【挺有道理的。】
【说得挺好的。】
【我看有两个孩子的诗歌写得挺好,挺有天赋。】
【不知道大大之后还教不教学生,我想让我的孩子去学习。】
【我也想给我的孩子报名。】
到了下课时间,周容易没拖堂。
这让孩子们一时之间有点不适应。
居然有老师不拖堂?
这种老师真的存在吗?
他们没看错,周容易说完一句,“下课,再见”,就头也不回走了。
速度之快,杀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