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团子见两人意见一致,也同意了,不过却是叮嘱方诚,“此次出征,关乎着边城百姓的安危,方将军可要好好清点一下兵马和库房,计划更要周全才是。/t^a+y′u¢e/d_u·.·c/o-m-”
这是提醒方诚去清点火药库么?谢勇冷眸看了方诚一眼。
方诚应下,那样子只当长公主的关切提醒,显然她不提,他也会这么做的,大战在即,岂能不安排一番。
新运送来的火药,方诚只听手下人说威力不小,他自己却在操练水师,还没来得及验证,是要找个时间亲眼看一看威力不可。
说完这些,小团子便起了身。
谢勇警醒,立即上前一步拦了去路,看似恭敬的问道:“长公主在未和亲之前住在何处?”
这是要派人监视么?
小团子看了谢勇一眼,而后又看向方诚,说道:“我瞧着将军府不错,就住将军府吧。”
方诚很意外,他这府邸自然修得极大,后院里的妻妾也不少,如今住进一个使臣团也是住得下的,再加一个长公主,倒也能住,且都在一起,他也不怕计划有变。
不过小团子这个安排,却令谢勇摸不着头脑,长公主不仅同意和亲,还如此好说话留在将军府,不怕他们监视,哪儿也不去么?
这不对劲,谢勇看着长公主离开的背影,心情沉重。齐盛小税罔 蕪错内容
长公主在将军府住了下来,而随着长公主的提点,粗心的方将军竟然决定清点粮草和库房武器。
副将王戍参与此次清点,得了将军军令,他面色苍白的从营帐中出来,立即叫来心腹护卫给将军府住着的使臣谢勇传了信。
入夜,城门打开,王副将突然从营地归来,快马一匹就进了城。
藏在暗处密探院的探子见到匆匆进城的王副将,便立即去小院禀报了。
宋九一家正等在小院中,夫妻二人正在等密探院的消息,没想到来的这么及时。
看来小团子的安排见了效果,军营里要生变。
而小团子同意和亲又提议在应州里应外合准备起战之事,虽然没有达成,却也让这些人慌了神。
宋九立即安排小团子的亲信兵与王府府卫守住码头那处火药库房,想来他们就在这两日动手,火药和武器必定是要运走了。
先前宋九与女儿商量着便是一明一暗来对付左相家的谢大公子,同时也要稳住和亲使团,如有可能,也正好趁此机会得到边城兵权,一举拿下应州。.k~y,a¨n¢k·s..!c_o′m?
宋九夫妻二人也不闲着,跟着亲信兵与府卫准备出城去。
走时,宋九还疑惑,三个孩子怎么不愿意跟他们去,不过想到码头上的危险,宋九也没有强求。
却不知三个孩子另有安排。
宋九一行人也是趁着这日夜里出的城,他们借着密探院的势力,走了密道,神不知鬼不觉。
而此时将军府里,恐怕一夜好眠的只有小团子,其他人可是各怀心思,难以入眠了。
王戍半夜见的谢勇,那会儿谢勇其实已经接到了京都密信,就在谢勇离开京城先后脚的事,右相府从户部调拨银两,准备好粮草往燕北运了来。
所以如今朝堂上的局势,便是左相表面上支持和亲,实则逼走长公主,并借和亲之名派谢勇前来边城接掌兵权,再起战事。
而右相却是明言主战,并与朝中不少官员达成一致,随后就有源源不断的粮草供给。
这两拨人马看似目的相同,但主战兵权以谁为主帅,却是完全不同的。
左相谢家借着主战假和亲一事在皇上面前骗到了和亲圣旨,带上谢家军乔装的和亲团来了边关,如今被右相一搅和,谢家骑虎难下。
最令谢勇头疼的还不只这些,而是他来了边关,长公主接到圣旨,不仅没有拒绝,还全力支持,并且奉方诚为大将军,燕北军兵权在方诚手上。
这让谢勇连发难的机会都没有,更没有可能得到燕北军兵权。
正好此时王副将半夜赶来,如同雪中送炭。
王副将建议道:“末将觉得,不如来一个一劳永逸,杜绝后患。”
谢勇立即看向王戍,此人倒是手段狠辣,竟然想要杀了燕北军的主帅,但此计还当真可行,且将来东窗事发,还与他们谢家没有任何干系。
“将军若是有所顾及,不如由末将代劳,末将还算得方将军信任,有接近他的机会,只要在他的日常饮食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