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斑驳的树皮显出它们年岁久远。
园门边排着一队卫兵,个个牵马而立,腰佩宝剑,那些马一律枣红色,膘肥体壮,人高马大,好不威风。
青辙王和丞相分别跨上领头的两匹骏马,青铭不会骑马,正踟躇间,渡生将军牵过一匹马来,扶鞍示意,青铭便硬着头皮去踩马磴子,渡生将军在他腰间一托,他竟如鸿毛一般轻飘飘地翻身于马上,身子晃了几晃,渡生将军轻拍马头,牵马而行。
这时青辙王妃也已身在马上,柔声说道:“铭儿,坐稳即可,渡生将军自会保护你。”
其余各人都翻身上马,列队前行。
行出几百米,青铭陶醉于周边怡人的景色,感觉自己生于天地间,沐浴着柔和的阳光,真乃良辰美景入眼来,忧愁烦恼离身去。
正沉醉间,马儿停步,长者们纷纷落鞍下马,渡生将军伸手相扶,青铭借势下地。
抬头一看,惊得差点叫出声来,原来,这是到了一处比先前所见的宫殿大了好几倍的一座殿前,确切地说,应该是城堡吧!
殿前卫兵列队相迎,个个昂首挺胸,手握钢矛,令人心生敬畏。
入得殿来,只见殿内分厅,房间众多,当中一间大厅中人声嘈杂,恰是青辙王引路之所向,待他们踏入厅中,顿时寂静了下来,厅内人头济济,却落针可闻。
厅中坐着三男一女,四个人衣着讲究,气质盎然,眉宇间都与青辙王或多或少有几分相似,青辙王和王妃携手走到大厅正中,在主位两把大座椅中安坐。
青铭定睛一看,两把大座椅是由铮亮的青铜制成,上面铺着缎面棉垫,富丽至极。
这时卫兵搬来另一把座椅,安放在青辙王下首,芸生丞相直接坐下了。
厅中那三男一女背后都站着自己的随从,从人垂手而立,不敢言语。
三男一女则用好奇的眼神,不住地打量着这位既陌生又熟悉的年轻人。
他们都曾多次探访,站在这位僵卧铁床的侄子前唉声叹息,而现在,他竟生龙活虎地站到了他们面前。
厅中人人各怀心思,谁都没有妄自出声。
青辙王站起身来,环顾一周,朗声说道:“承蒙亲人眷顾,我儿如今已经苏醒!”
接着,他转身对着青铭:“铭儿,快来见过各位长辈,为父依次为你引见。”
青辙王拉着儿子的手,先走到四人中年纪最长的一位面前,自豪地介绍道:“铭儿,这位是为父的兄长,大属国青辕王,是我们青铜族的族长,负责镇守我族机要宝地,也是抚养为父长大成人的父兄!”
青铭连忙作揖,学着周围人略带古风的语气拜道:“见过伯父大人!”
青辕王微微含笑,点头致意:“很好!”
青铭见他年近五十上下,美髯及胸,剑眉凤目,头戴银冠,身着重铠,腰佩宝剑,那剑柄中间赫然闪烁着红蓝宝石,好一派武将风范。
青辙王拉着青铭来到那位女子身边,温言道:“铭儿,来见过为父的二姐,青辐公主,公主主管大属国与各国之间的邦交往来,堪称大属国朝廷的脊梁支柱!”
青铭恭敬作揖,只见公主并不显老,白皙玲珑,眉目有情,头戴珠冠,身着五彩礼裙,出声柔和温婉:“三弟有福了!”
说着,她不忘向青辙王妃点头致意。
接着介绍公主身边那位绿袍轻裘的中年男子,原来是青辙王四弟青轮王,他潇洒脱俗,出口成章,当即吟出一句对联:“灵光乍现王子归,舐犊情深终不悔!”
他的对联,意在宽慰青辙王夫妇多年来苦苦寻子的艰辛。
最后一位,竟是个约莫二十五六岁的年轻人,只见他昂着白净的脸蛋,腆着肚,脖子伸得老长,挤眉弄眼,故作高深。
青辙王微微一笑,旋即一本正经地介绍道:“这是为父的小弟青辑,他目前在聚才堂修炼尚未出关,所以还没加称王号,铭儿接下来也须到聚才堂修炼,还要跟随小叔叔多多学习。”
青辑一拍座椅扶手站了起来,嗔怒道:“三哥!什么叫小叔叔?叔叔就是叔叔,是长辈,好不好?”
青铭连忙作揖:“拜见小叔叔!”
青辑脸一红,一屁股坐回椅中,闷哼一声,顿时满堂哄笑。
只听青辕王朗声说道:“小弟不要生气嘛!今天这么好的聚会,可别扫了大家的兴!来来来,大家一起翻阅族谱,论一论辈分,添上咱们侄儿的大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