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舟眼睛一亮,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兴奋起来,扭头欣喜地看着何锦芸。
眼睛里好像在说“他谢我了!他谢我!你快看呐。”
不过这时何锦芸才没空管他,手里掂量着钱袋,嗯,不轻。
摇起来还能听见里面叮当作响,打开一看里面有十来块碎银,这些加起来也有一两多呢。
没想到一碗粉能赚这么多,何锦芸脑门发热,心里默默期待多来几位“财神爷”吧!
傍晚收了摊,母女俩跑了几家肉铺买三副猪大肠。
这个朝代的平民百姓大多没有掌握有效的去腥方法。
因此动物内脏这些腥味重的部位平日里也很少有人买。
价格自然也比较便宜,不过到底是荤肉在便宜也便宜不到哪里。
几家肉铺的定价相同,三副猪大肠一共花了45文。
回到家里,两人随便应付一口,何锦芸就开始教沈氏怎么烧肥肠。
当然最主要的是如何清洗去污垢和臭味。
清洗工作一切妥当后她就站在灶台边,边说方法边指点。
今日买的大肠多,一锅炖不下便分作两锅,母女俩各烧一口,何锦芸做一步沈氏就跟着学一步。
在她的言传身教之下,还能不好吃?
在等待烧肥肠的时间里,沈氏拿出还没缝制完成的衣服一针一线缝了起来,这身衣裙还差两个袖口。
何锦芸则来到一处墙角翻出一坛瓦罐,揭开盖子里面是被米糠和草木灰裹得黑不隆咚的鸡蛋。
这是一个星期前她做的“变蛋”。
她捡了颗出来拿在手里仔细端详,“嗯,再过几天就差不多了。”
“这就是扁担?”沈氏好奇地凑了过来,“当真是吃食和工具天差地别,跟挑水那细长细长的扁担一点都不像。”
何锦芸听得哭笑不得,“不是挑水的‘扁担’,是变蛋!变蛋。”
“哦。”
见她还是迷糊的,何锦芸又解释道:“也可以叫皮蛋,拿来煮粥啥的可香了。”
鸡蛋做出来的是金黄的变蛋,鸭蛋做出来的是黑色的松花蛋,不过都可以统称为皮蛋。
“是吗?你这是准备煮粥拿去卖?只是粥不比米粉少见,几乎家家都会煮的,我们拿去卖,能好卖吗?”沈氏有些担忧。
“娘你还能不信我吗?”何锦芸挽着沈氏的手臂,“咱要做的粥肯定和家里人人都会白粥不一样。”
两人来到堂屋坐下说话。
“客人们总会吃腻米粉的,做再多新奇的浇头也没用,许是客人们今日就想吃饭喝粥了。”何锦芸把内心的想法娓娓道来,
“眼看他们去别处吃,那倒不如自己饭、粉、粥全包,让客人们想吃啥都能在我们家吃着。”
沈氏点头称是,“是了,你想得周到,娘听你安排。”
“就是最近我们要辛苦一些了。”何锦芸道:“等大哥把醉客庭的货全送完,咱在租个大点的房子,把大哥和锦文都接过来。”
听见能和孩子们团聚,沈氏脸上露出慈祥的神情,她觉得,一家人能和和美美的在一起就是最幸福的事。
......
许是一家人都有美食天赋,沈氏第一次做的红烧肥肠就得到了何锦芸和客人们的认可。
昨日肥肠浇头烧的多,今日竟卖到了午间。
叶舟终于吃上他心心念念的肥肠米粉了,不枉他一放午休就飞奔而来。
见他暴风吸入式嗦粉,何锦芸都会暗想怎么跟饿死鬼投胎似的。
每回到了午高峰时,看着席卷而来的人群。
何锦芸总会想到前世上学时期,跟着大部队抢饭的光景。
毕竟,每个学校应该都流传得有一句,“吃饭不积极,脑壳有问题。”
就这样快乐而充实的又过两日。
这天收了摊何锦芸特意去买了一个带木盖的木桶。
回到家先把木桶里里外外刷洗几遍,确保干净没有木屑了才放一旁晾干。
随后何锦芸取了几个皮蛋来,今天晚上打算熬个皮蛋瘦肉粥给沈氏尝尝觉得怎么样。
保证皮蛋瘦肉粥不腥的关键就是先将皮蛋煮一下。
煮过的皮蛋内里蛋黄不会流心,这样也能让熬出来的粥奶白奶白的不发黄。
锅里加水,先将淘好的米煮上,中大火烧开,这个期间还要隔一会就用木勺搅一下,以免粘锅。
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