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她

繁体版 简体版
进入她 > 医路人生:一位村医的奋斗之路 > 第48章 时代

第48章 时代

工人当干部吃国家粮是亿万中国农民的无限向往。

在那个还有些计划经济时代政策尾子的年代,国家实行的还是城乡二元体制,考上中专和大学了,农村户口的学生凭录取通知书必须将个人户口和粮食关系转为城镇户口和商品粮关系,身份即由农民转变为非农了,再也不用交粮和交农业税了,而且毕业都是由国家包分配工作,考上大学就是国家干部身份。再也不用过“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苦日子了,这就是那个年代中国农民趋之若鹜的对“跳出农门,当工人当干部,坐办公桌,吃国家粮”无限渴望和向往的根本原因。正是因为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供养不了那么多非农业户口的工人和干部,所以那时无论是初中毕业考中专,还是高中毕业考大学,录取率都极低。那时中专录取比率是10%左右,大学录取比率是30%左右(含大专在内)。除了成绩拔尖的少数学生(以40人/班,一个年级4~6个班为例,只有成绩在年级排名前20名的学生才能考上中专,年级排名前50名的学生才能考上大学。这么低的录取比率,可以说是千军万马争抢着一线机会过独木桥。因此,农村学子想通过读书这条路考出去真的是非常艰难。尤其是在尚未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时代,因为家庭困难、学习成绩不好而辍学的比比皆是。农民是务实的,如果孩子不会读书,成绩不好,他们便会让孩子放弃走读书这条路,转而通过学技术、招工、当兵等等其他路子跳出农村。这是那个时代中国农村的普遍现象,也是一个时代的真实写照。

韦勇和无恙把张择贤送到了乡街口子上,望着同学远去的背影,韦勇心里滋味莫名,有羡慕,也有一点失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