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内阁至七人。从此内阁开始在明朝政治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甚至清朝仍沿用此制度。】
.......
大明,洪武帝朱元璋时空。
“等等,光幕上写,清朝仍沿用此制度?”
“这个清朝又是从哪里蹦出来的?”
“莫非,就是这个清朝灭了我大明?”
.......
【另一方面,由于朱棣是造反称帝的,对大臣有所猜忌。】
【故恢复了洪武年间废除的锦衣卫,重新开始实施明朝的特务统治。】
【随后,永乐十八年(1420年),朱棣又设立了东厂,令亲信太监掌权。】
【锦衣卫和东厂,合称厂卫机构,天下臣民都处在严密的监视之下。】
【加强特务统治的同时提高了宦官的地位。】
【有明一代,特务统治几乎贯穿始终,成为一大特点。】
【由于靖难之役时,京中宦官提供的情报帮助成祖击败惠帝。】
【成祖即位后便改变太祖以来禁止宦官干政的政策,开始重用宦官。】
【好的一方面,明朝出现了郑和等著名的优秀宦官,下西洋宣扬国威;】
【另一方面,由于司礼监、东厂等宦官掌权的部门地位提高。】
【且地方镇守、监督采办等重要工作皆由宦官担任(不全为朱棣设置),埋下了日后宦官祸国的种子。】
【朱棣利用宦官出使、专征、监军、分镇、刺臣民隐事,设置镇守内臣和东厂。】
【宦官集团不仅被引入参政,政治势力也在国家的政治生活中不断发展壮大。】
【特别是将宦官集团的管理部门独立出来,不再由吏部负责。】
【而是由宦官集团的内部机构——司礼监管理。】
【以上种种,这些都强化了皇权和专制统治。】
【锦衣卫加东厂,使朝廷侦察工作日益严密。】
【宦官也由此得以上下其手。】
【为防范驻防军将专权,成祖派宦官赴外地监军。】
【甚至委派宦官出任军职统军镇守。】
【出使外国也虑臣僚不忠而任用宦官。】
【《明史·宦官传序》说:从永乐年间开始,宦官得有出使、专征、监军、分镇、刺臣民隐事诸大权。】
【宦官成为皇帝的耳目和心腹,明朝的心腹之病不可免了。】
【如果说,内阁的设置,开始了阁臣执政的端绪。】
【宦官的倚用又开创了明朝内臣干政的恶例,影响是深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