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少,他觉得现在的精锐军事力量布防,是没有问题的。
现在的精锐军事布防,自己是深思熟虑过的。
其实,李世民不知道,这其实说的不是他。
光幕其实说的是唐玄宗时代。
现在李世民统治下的大唐,精锐军事力量分布其实是相对平衡的。
真正“守外虚内”,精锐力量严重集中在边军的是唐玄宗时代。
.......
西汉,汉景帝刘启时空。
汉景帝刘启的注意力焦点,同样在那句话上。
就是光幕上的“又由于有唐朝之守外虚内、宋朝之守内虚外的教训”这句话。
一方面,汉景帝颇为好奇光幕上所说的唐朝、宋朝。
另外一方面,汉景帝同样敏锐的察觉出这句话的背后信息。
光幕这句话的背后信息,其实就是暗示唐朝和宋朝的军事布防理念所导致的问题。
至少汉景帝是这么理解的。
这让汉景帝开始审视起自家汉朝的军事布防策略了。
汉景帝自觉得,同姓诸侯王的问题,自己不能说完全解决了,但已经解决了大半了。
自己平定七国之乱,便大大的削弱了藩王势力。
按照汉景帝对于当前局势的分析,中央朝廷最大的威胁,已经不是藩王们。
而是北面虎视眈眈的匈奴。
藩王的问题,基本到自己太子刘彻的时候,估计就可以处理到差不多了。
现在真正的问题,是大汉建立以来,便频频骚扰、虎视眈眈的匈奴人。
其实光幕上说朱棣迁都北平,意在天子守国门,缩短军事反应决策时间。
而自家的大汉,某种程度,其实也是天子守国门。
因为河套在匈奴人手里,其实大汉首都长安,随时在匈奴人的铁蹄威胁下。
所以,大汉疆土的西北角,集中了朝廷大量的精锐力量。
唉,汉景帝其实有想过解决匈奴问题的。
但是,现在大汉中央朝廷的重点,是在巩固削藩后的领土。
之前,迅速平定七国之乱后,汉景帝便抓住时机,大量废国置郡。
这样,函关谷关外,便多了很多朝廷直接管理的郡。
当前的政务重心,在于全力消化这些削藩后多出来的郡。
而且,自己平定七国之乱这场削藩战争,虽然用时很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