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在崖山的民众能安心过活,来年开春,我赵昺会亲自到此接应他们。”
他顿了顿,发现还有一些遗漏,继续道:“当然,朕也会考虑特殊情况。比如那些孤寡老人和幼童,我们会优先安排他们上船。此外,对于那些有特殊技能的人才,如医者、工匠等,我们也会给予特殊照顾。”
大殿之上再次陷入沉默,众人都在消化少帝的话。这方法虽然听起来有些匪夷所思,但仔细想来却是目前最好的办法。这样,既能保证公正又能兼顾大局利益。
陆秀夫和文天祥相视一眼,心中大石总算落下,也明白了少帝的用意。
二位大臣心悦诚服,对少帝的英明决策表示由衷的敬佩。他们深知,在这个关键时刻,一个明智的决策关乎着整个国家走向,出不得半点差错。此策不仅考虑到了国家的长远发展,还兼顾了百姓的生死存亡,这样的君主怎能不让人佩服?
陆秀夫首先开口,“陛下英明,此法既公平又公正,又兼顾了情理之间。臣为能辅佐如此明君而深感自豪。”说罢,他屁股一撅,躬身一礼,奉承之意溢于言表。
文天祥紧随其后,挥毫泼墨,即兴赋诗一首:“少帝英明照四方,抽签决策显神光。
公平正直无偏颇,百姓心中永传扬。
万里江山皆锦绣,千秋伟业耀华章。
愿我大宋永昌盛,流求永固福祉长。”
赵昺听傻了,何曾领略过这么大气磅礴的“马屁”,满脸堆笑,感觉心中颇为受用。
“来人啊,赏…..”少帝本想说赏,但又想到现在家当没剩多少,拿不出钱财,又想把话头吞了回去,只发出一个“si”声。
可那群臣听得清楚,纷纷竖起了耳朵。
“陛下说赏?”有人嘀咕道。
“谢陛下赏赐!”众臣闻言纷纷谢恩,一个个皆似人精。
少帝见糊弄不过去,被逼得慌,只好道:“每……每人半月米粮,回去之后交由内阁统计,作为奖赏。”
此言一出,众臣纷纷叩首谢恩。这是他们梦寐以求的赏赐,对于这些常年漂泊的大臣来说,半月米粮远远比金银财宝更有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