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她

繁体版 简体版
进入她 > 盛唐之谁主沉浮 > 第138章 水之情而无鱼

第138章 水之情而无鱼

回头望向天平山,气势磅礴,风景秀丽,有七十二包,八十二洞,山势雄奇,险绝无比,的确是个埋骨的好地方。

等他报了仇,没了牵挂,回到这里,陪着父亲,也许是个不错的选择。

但现在,他只能向前走,他觉得距离真相越来越近了。

下了天平山,便是巴州恩阳县地界。

在山上吃了两天的素,狄景辉的嘴里都淡出鸟了,死活不走了,非得找补回来不可。

再看看龙武旅的士卒,虽然他们什么都没说,但房顺知道,这些家伙也是无肉不欢的主儿。

行!包一间客栈,打打牙祭,休整一下。

........

悦来客栈,算是恩阳县比较好的客栈了。房顺与薛徽、狄景辉在一楼,一边吃,一边与算账的掌柜聊天。

掌柜的是个健谈的,也是很有意思的人。他的直觉很准,就认定房顺等人是做官的。而在薛徽一再否认后,掌柜的也表示是不是官也不要紧,只要钱给够了就行。

房顺放下酒碗,淡淡道:“掌柜,你对官,很有意见啊?”

掌柜的赶紧摆手:“不敢有!就是不知道,这官好坏,与我们百姓,有什么关系!”

“哦,此话何意啊!”,薛徽想不明白,难道不是清官才好么!

掌柜的话,倒是把薛徽问的语塞。

什么是清官,清如水,明如镜?秉公执法,大公无私?

恩阳县原来的胡明府就是如此,他不受贿,也从不枉法。他做县令的时候,有钱人守着规矩过活,日子依然过得舒坦。

可贫困的百姓呢?

依旧贫苦,偶尔夹带点茶叶、盐等管制物品,被官府抓了,轻者罚铜,重则砍头,用胡明府的话说,他很同情百姓,但国有国法。

可他就没有想法,如果家里有米下锅,没有妇孺老幼饿着肚子,谁会拿脑袋去赌。连贫苦的百姓,一点点越规都不能通融,难道不是清官多酷吏吗?

薛徽又追问一句:“那现在这位呢?”

现在这个?

那是个大贪官!只要给钱,在他那没有不能通融的人。除了刑部要核实的人命案,只要肯花钱,大事就能化小,小事便能化了,又能使明府推磨来形容他,恰如其分。

在这世上任何一个时代、一个地方有权有势的都会欺负穷人,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张明府开了贪官的先河,走出了一条新路,以伤人为例,赔偿伤者轻伤十贯,手脚断了五十贯,残废二百贯。除此之外,伤人者还需支付县衙办公费二十贯。

只要交了钱,不管苦主怎么喊冤,拿钱滚蛋,不走板子伺候。所以,你总是能看到挺着肥肚子的豪绅,一边拿钱砸人,一边骂人:老子见你一次打一次。就靠这个,有不少穷人,甚至还发了家,买了田产,奇葩吧!

至于其他的手段,那就别提了,勾栏瓦舍,赌坊质肆,.........,只要把钱花到位了,在他那都来者不拒,多多益善。

“他这么贪,不怕监察御史?”

薛徽的话成功逗乐了掌柜的,监察御史也是人,也都没那么干净。就算有吃生米的,又能怎么样,能得罪起人家的后台吗?

张明府走的可是斜封官,办了他,就是断了贵人的财路,他不想活了!

掌柜的口中的斜封官,被称作“墨敕斜封官”,是朝廷的非正式任命的官员,由于任命状是斜封着从侧门交付于中书省执行,且其上所书“敕”字用墨笔(与中书省黄纸朱笔正封的敕命不一样),故此得名。“斜封官”也是当时人们对由非正式程序任命的官员的一种蔑视性称呼。

自武德建国以来,官吏的任命制度有严格的既定的程序,即先由吏部注官,再经过门下省过官,最后经过中书省对皇帝颁下的任命状进行“宣署申覆”。皇帝和宰相掌管五品以上的高级官员的授职和迁转以及六品以下的一些重要官职的任命权,吏部主要主持六品以下的中低级官员的授职升迁。此外,兵部也掌握一部分由门荫入仕者的授职之权。即便房顺有王孝杰、娄师德两位大将照着,也走这个程序得官的。

但也有人是例外,相王-李旦、太平公主-李令月,魏王-武承嗣,梁王-武三思等,擅宠用事,贪污受贿,为了结党营私,公开卖官鬻爵,违反正常任官制度,被任命的斜封官名称有员外、同正、试、摄、检校、判、知官等,最高者,甚至能做到副相,凤阁侍郎-韦承庆,就是最好的例子。这样的官员,在大周的官吏中竟达数千人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