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她

繁体版 简体版
进入她 > 云可安 > 第八章 悟已往不谏

第八章 悟已往不谏

长街十里,阑珊灯火已然亮起。

马车停在谢府门前时,已是戌时。

宋若华跳下马车,抱着一件脏衣服便火急火燎地往府里冲。见宋若华安全入府,顾君安方才安心离去。

今日所见所闻过于震撼,不明不解之处甚多。宋若华迫不及待便要去找祖母问个明白。正巧谢太后此时也正欲出去寻她,两人迎面便撞了个满怀。

“你今日怎得回来得这样晚?”见孙女回来,谢太后的悬着的心也逐渐平静。

“祖母,您来,我有要事同您讲,”宋若华说着便把祖母往自己房里拉,待确认四周无人后,她关上门道:“祖母,我同您说,今日好生奇怪。我明明无恙,但一直在流血。”

“无妨,凡姑娘家皆会如此,不必太过忧心。”祖母笑着摸了摸宋若华的小脑袋。

“哦对,祖母,我今日无意间还听到了顾君安与顾夫子的对话,他们说……他们说——我是三皇子?”宋若华的双眼直勾勾地盯着祖母的双眼,忽闪忽闪地模样颇像一只小花猫发现了什么惊天大秘密。

顾相竟也知晓此事了。

随即,祖母便被她可爱的样子逗笑了,道:“是啊,我们华儿可是三皇子呢。”

“可为何是皇子而非公主?”

“此事说来话长。”

“所以当今圣上是我的父亲,您是我祖母,那您……就是当朝太后?”越说越觉得难以置信,此刻宋若华的嘴巴张得极大,大到都足以塞下一个整大馒头。

“嗯。”祖母看着她一连串的反应颇觉有趣。

“此事陛下知晓吗?哦对,必然是知晓的,不然也不会命一朝宰相来为我授课,我还当他是闲得慌呢,”宋若华好奇地一再追问,“那我的母亲又是何人?她在何处?”

“你的母亲便是已故的时归皇后。”

“祖母,我又想听故事了。那座皇城里的故事,您还未曾与我说过。”

谢太后双眼望着窗外,这似乎勾起了她有关从前的回忆。有关过去的故事如珠子般一颗一颗串起,在宋若华面前缓缓展开。

那时的大夏国还并未姓宋,那时的他们,也只是在豫州田间劳作的放牛郎与将门嫡女。时归同现在的宋若华一样,是个活泼好动的性子,因而从不愿如同折断双翼的鸟儿,只被困与闺房,不愿为几本《女范捷录》《女戒》所束,而是一心向往屋外的广阔天地。

或许是命中注定。那一天在桥上,放牛归来的宋辞遇到了刚从家中偷溜出来的时归。那时,他衣裳那样破旧,但手中仍紧握着一本治世之书。而她身着一袭丫鬟的衣裳,头上扎着俏皮的垂挂髻,却随身配剑,反手便将一本《女戒》丢在水中。

桥面很窄,他们互不相让,便决定以武决出谁先过河。这两人武艺不分上下,一番打斗之后,也都如愿到达了河的彼岸。

这是他们第一次相遇,芳心萌动,一眼万年。

此后,时归时常会偷溜出来陪宋辞一起放牛,一起看一些自己从未接触过的书籍,便是在社日之时也会帮着宋家收割麦子。

在不知不觉中,他们墙头马上,互许终生。

但时局动荡,时人不满当时大夏的严刑峻法、苛捐杂税已久,各路英雄豪杰纷纷起义。而宋辞苦心研读治世之策已久,也正欲一己之力结束乱世,覆手乾坤。他便与他们一拍即合,义无反顾加入其中。他走时曾扬言:“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

而时归也愿以己微薄之力,护一世长安。她便留一纸手书,与他共赴战场。他们相约,待功成名就,便喜结连理,比翼双飞。

他们一起征战四方,称王称霸,换得江河无恙,那时的时归为了他甚至不惜将自己所打下的江山拱手相让。

最终,那个少年如愿登上了帝王之位。她也终于等到了,等到了那个少年一张圣旨,许她凤冠霞帔,迎她入宫为后。

那时的她并不知晓皇宫究竟是个什么样的存在,但她知道,他在那里,那个少年履诺了,而自己也必不能负他。

然而这世上总有些事,纵使不愿,亦不得不为。

宋辞二十五岁便履至尊之位,即使他才气过人、谋略过人、胆识过人,但身为一国之君,也免不了三妻四妾。纵使宋帝愿与时归一生一世一双人,也终敌不过联姻带来的各大世家效忠的承诺。

荣登大宝后,在大臣的一再催促下,宋帝封左相袁徕之女袁清然为娴妃,大将军沈寒山之女沈云深为淑妃,以此来换取时归的皇后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