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示证件之后,他们也没有为难我,我还顺便套了套话,是军统上海站的吴站长亲自下的命令,封锁76号大院,不许任何人进出。”
“之前就隐约听到里面有枪声,后来又陆续有三辆小汽车从76号大门驶出,速度很快,油门多半都踩到底了。”
汪晓玲看向窗外,
“看来今天76号里面,可能真有什么大事发生。”
“不论发生什么,也和咱们无关。”
苏婉儿倒是很轻松,拿起桌上的咖啡喝了一小口,
“小田社长给我们的命令,是从外围暗中观察76号今天发生了什么事,不要进到里面去。
我们只需要如实记录今天的所见所闻汇报就行了。”
“婉儿,有一辆车回来了,这次速度还算正常。”
汪晓玲正要拿咖啡的手停顿了一下,
“我确定,就是不久前离开的三辆车之一。
咦,这副驾驶位坐的,竟然是丁默邨?!”
作为当年李士群暗中让郑建凌秘密训练的特工小组成员之一,汪晓玲自然是见过丁默邨照片的。
当时李士群组建这个小组的目的,是作为自己隐藏在暗处的底牌,与自己相关的主要人物,自然都需要认识才行。
“汪小姐,您确定是丁默邨?”
苏婉儿虽然没有见过丁默邨,但他是什么身份,还是很清楚的,
“虽然听连强宝说过,他早就暗中向戴笠投诚了,但他从前的身份太敏感,照说应该低调行事才对。
今天这情况,确实不太对劲啊。”
几分钟后,从76号大院内,又一次传出了密集的枪声。
。。。
两天后,东京,小林家府邸。
“小田君,戴笠死了!”
小林广实将当天的《读卖新闻》递给萧诚。
“中国特务王戴笠氏于前日在上海虹口闹市区十字路口中枪身亡。”
萧诚接过报纸,将新闻标题轻声念了一遍。
戴笠之死在东京的报纸上,甚至上不了头版头条,只是一条篇幅不长的简讯。
简单回顾了一下戴笠在战争期间对日情报战、策反汪伪将领等事件,称其死“象征一个情报时代的终结”。
仅此而已。
萧诚估计,这根本就是直接翻译的美国人的报道。
看来,万里浪临死之前,还是圆满完成了任务,将戴笠成功带到了那个十字路口。
当然,那也是他自己生命的终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