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薇得知很多星际的事, 比起返程回家,她一点不觉得激动,可头次出门的亲妈舅舅都说想家了。
李大舅:“出来好几天, 还怪想家。以前我从没出过这么远的远门,出来一看才知道, 南边比咱那边繁华多了。”
李二舅:“可不是,我也觉得南方发展更好, 咱那边什么时候也能发展成这样就好了。”
分出神的燕薇:早晚有那么一天。
李文英:“没想到咱们能跑出这么远进货, 出门再好不如家里好。”
李大舅:“可不是,要不老话说,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
自从得知能去星际,燕薇的心思都放在那儿了,在火车上一直悄悄跟孟卫东讨论去星际的事儿。直到下了火车, 燕薇才重新把注意力放到亲妈的生意上。
他们坐的火车在上午十点直达本市火车站, 只要拿到货弄回去,第一次进货旅程算是成功。
他们等把货从火车上卸下来,几人费力拖到火车站口, 找了个三轮车, 直接把货运到燕开平给燕薇的商铺里。
李大舅和李二舅想着才上午, 怕家里人担心,都想早点回家。
燕薇了解他们的心思, 便提议:“大舅, 二舅,我出去买点饭, 吃了饭再回去, 要不然空着肚子弄这些货回家太累了。”
饭后, 李文英的货留在商铺, 燕薇跟亲妈提议:“妈,要不咱们明天再来看看店里怎么弄,先帮忙把两个舅舅的货弄回家。”少了一大半货,他们几人一人一大包便能倒腾回去,只不过费事了点。
李大舅却说:“不用那么麻烦,咱村里有往市里送砖的拖拉机,我知道在哪儿,我去找找人,看能不能帮忙把货运回去。”
李二舅觉得这主意好,“这样方便点,要是咱们乘客车弄货回去有点麻烦。”
李大舅和李二舅出去转了一圈,还真把同村拉砖的找到了,讲好下午给拉货,他们就回来了。
拉货的人也姓李,是同宗,叫叫李建军,家里有拖拉机,最近找了个活给市里某个工地上送红砖。
“你们去南方进货了?真想不到。怎么样,南方的货便宜吗,进的货都有什么?”
“正好文英说去进货,我们跟着赚了一圈,进了些衣服布头,回头看看在大集上好不好卖。这不是种地没出息头吗,倒腾点小买卖看能不能赚点,咱赚不来大钱,赚点小钱够零花也行。”
“可不是,每年交了公粮,再除去化肥丶农药花的钱,靠卖粮也赚不了几个钱,要不我天天起早贪黑拉砖赚钱……”
燕薇听着舅舅们的谈话,觉得农民太辛苦了,汗珠子摔十八半,每年收的粮食将近一半交了公粮,再除去自家吃的粮,剩下的还真卖不了几个钱。作为农村孩子,最好的出路就是靠上学跳出农门。
所以李文英很重视闺女的教育,希望燕薇能考上大学,以后找个安定的工作,不用像自己一样,即便在农村当小学民办教师,还是摆脱不了种地的命。
拖拉机突突突地驶到李家院子大门前,有人眼尖看到车上拉了一车东西,好奇地问:“建军,你不是拉砖吗,这车上装的啥,”
李建军笑着回话:“婶子,这是文成哥俩进的货,我帮忙给拉回来。”
邻家婶子更好奇了,凑上前问:“听说他们兄妹去南方进货了,都进了些什么货,能看看不?”
李大舅忙说:“婶儿,先让我们把货搬回去再看。”
几人动手把货搬到院子里,一大家子都凑上前拆包裹,看到底进了些什么货。
邻居婶子一眼就相中了花裤子:“文成,你这裤子怎么卖?”
李大舅:“都是街坊邻居的,不赚你们钱,按进货价卖给你们。”
燕薇一听,大舅要是这么做,怕是连路费都赚不回来,于是赶紧插话:“大舅,地上摆的货乱糟糟的,等理好货再问问村里有没有想买的,便宜点卖。”
李大舅妈赶紧接话:“就是,乱糟糟的,得好好理理,婶,今晚我跟弟妹把货整理好,明天你再来挑你看中的款式,按进货价卖给你。”
人家都这么说了,林家婶子依依不舍地放下花裤子,又看花布,看背心,看了哪件都想要,还在心里琢磨:要死卖的比集上便宜,得多买几件。
来看热闹的可不止邻家一个婶子,附近得到消息的都围了上来,有说想给闺女买裙子的,还有想给男人买背心的……还有想当场拿货走人的,说一会儿把钱送来,燕薇一家只说明天卖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