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家的时候,祝同已经回来了。
于玥把包往衣架上一挂,随口问:“新公司怎么样啊?”
“还不错,起码人多,每个人合理分配活儿,不至于压榨我一个人。”祝同躺在床上刷手机,“今天碰上尤新新去公司了,人是真好看啊……你身上什么味啊?”
“别提了……”于玥赶紧把脱下的衣服进脏衣篓里,趁着隔壁大姐还没回来,立刻先去洗澡。
---
于玥刚入行的那几年,宣传基本不参与项目的前期工作,就算参与,多数时候也不是以“宣传”的身份,而是“媒介”或“商务”。
这几年行业风气变了,宣传在项目前期介入的越来越多,大项目基本上是从剧本阶段,就开始有了正经的宣传规划。
这样做的好处是,宣传和项目的深度绑定,前期准备充分,后期输出就会更加顺畅。
唯一的问题是原本最多三个月的宣传周期,被无限拉长,有的几个月,多的甚至一年半载。再有积压剧越来越多,有时项目组的人都换了好几拨了,项目还没上。
不少人都是那段时间跑去做电影了,毕竟周期短,短期压力大一点,总好过几个月都没法休息。
那会儿,正是投资商把资金从线下硬广转到线上的好时候,影视项目丶综艺的广告植入铺天盖地。这两年,资金又转向了新崛起的短视频和直播,比起植入,投资的转化率提升了太多,也都是摆在明面上的。
外部资金紧缩丶平台话语权加大丶电视台不景气,内部行业竞争压力大丶门槛低……
一年拍出来百分之八十的剧都是播不了的,播了的也不一定赚钱。
小公司都转去做粗制滥造的低成本网剧丶网大,甚至各种短剧,大公司怕赔钱,也不敢轻易开卖不出去的项目。
像月白这种,每年能稳定开戏丶没有积压的公司,说出去已经算是了不得了。
这次《西川》的选角,原本平台是建议把原着的年龄层整体下压,从三十岁左右改到二十岁,这样刚好能触到目前一批顶流的年龄层。
因为是大男主的架空权谋剧,挑选一个合适的年轻男艺人,既有话题热度丶又有内容爆点。
但刘宇哲没同意,她说原着讲的是非常“厚重”的一个故事,虽然是架空背景,但故事线和情怀点,并不亚于历史上真实发生过的事。
这样的角色,没办法找一个太年轻的演员担当。
一张一看就没有故事丶没有阅历的脸,谁会相信他是一个“生于乱世丶却心怀天下丶敢于孤身对抗皇权”,“在怀念故国和痛恨腐朽这两种覆杂丶对立的情绪中死去”的悲剧式人物呢?
二十岁的女主,能演出“平民出身的女将军”丶“战场上淬炼出的英勇果决”么?能演出人物的蜕变和成长丶悲壮和无奈么?……
曹州原本带着平台的想法劝过她,但一番长谈过后,反倒被她说服了。
他像个孤胆英雄,做出了一个旁人无法理解的决定:“站在公司的立场上,我还是希望你能够深思熟虑,考虑一下平台对于市场的反馈。但站在老朋友丶十年夥伴的立场……你放手去做吧。”
刘宇哲问:“你不怕我把家底赔光了?”
曹州笑:“哥要是就这么点家底,早都上大街上要饭去了。放心吧,怎么都能给你兜回来,赚多赚少而已,赔还不至于。”
于是刘宇哲放开了手脚去做,按照她对于这部片子的理解和设想,从无到有丶从零到一,一步步拉起了整个团队。
她是第一次担任制片人,很多地方都有些生疏,即便有姜鹏帮忙,只免不了经历一步步的试错。
于玥之前跟着她去聊过男主角,一共备选了三个中生,都是正剧里出来的,演技丶形象都十分过关。
她把本子拿给演员看,其中一个人看过之后就主动找了过来,说想见面谈一谈,就是最终定下来的赵青亚。
赵青亚十几岁就出道了,那会儿他刚从中戏毕业,被导演相中演了一部央视自制的古装剧,虽然是男三号,但形象和角色太招人喜欢,立刻就爆火了。
在那之后很多年,他一直在一些没有热度的正剧圈里打转,演的都是主角,钱没少赚,但到了这个年龄,自然而然就被市场淘汰了。
毕竟连曾经的一线到了四十岁,都得去演小孩爹妈,更不用说他了。
他是真的对这个本子有兴趣,毕竟原着的人物刻画非常丰满,故事线也吸引人,给的人物小传和前几集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