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里昼短夜长,殿内的十二根掐丝珐琅云龙烛台上早就燃起了蜡烛,殿外无声无息的飘起扯絮般的雪。墨婉垂手而立,觉得手指都快肿了,偷眼看看御案上的奏折,——好大一堆。再看皇帝,正凝神批阅呢,墨婉不禁感叹:皇帝这活不好干。
自古以来做皇帝的都比较短命,后世的人,都说皇帝之所以短命,是因为他们贪图酒色,生活不环保,不健康,说白了就是老婆太多,累死了。墨婉也一直是这样认为。不过现在墨婉觉得也不一定就是这么回事儿。单拿康熙来说吧,老婆很多,儿子也不少。可他还是做了60多年的皇帝,(实在够久的了,久到他的儿子们都等不急了,到后来还弄出个“九子争嫡”的事出来)所以老婆多不是导致皇帝早死根本原因,虽然老婆很多,皇帝就一个,但是只要可以合理安排资源,还是可以长寿的。而皇帝早死,照这样看,八成是被累死的。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没有个休息日,过年过节还要加班加点,(参加个庆典,类似祭祀天地,悼念祖宗之类的迷信活动,是赶上逢年过节才能干的事儿)也没有规定的退休时间,可谓是真正的活到老,干到老,一直到死,方能退休。严重违背劳动者保障权益,所以,现在墨婉觉得以前的皇帝八成都是累死的,当然了,昏君除外。
墨婉一边看着,一边胡思乱想。
康熙已批阅完一份奏章,放到一旁,伸手去取另外一本,擡眼正瞧见墨婉如秋水般的眼睛看着自己,不由得弯起了嘴角。
皇帝的目光炯炯看上去似笑非笑,又很深邃,墨婉搞不清楚他在想什么,相比之下墨婉就单纯的多,虽然穿之前也是个职场白领,可惜也是个没太多弯弯肠子的主儿,和面前这位皇帝比眼神,墨婉甘拜下风。
一摞子待批的奏折越来越薄,批过的越来越厚,墨婉默念:加油,加油,还有最后一本就大功告成,我们也能活动活动,再这么站下去,恐怕自己就要壮烈了!
正想着,皇帝起身,看来总保持一个姿势他也累了,一边活动着一边对马庆福说:“朕今儿也乏了,走,去外面看雪。”
马庆福跟着,吩咐墨婉道:“去取那件彩云金龙妆花缎貂皮斗篷来预备着。”
墨婉应承了转身去取,终于可以活动一下,墨婉心情好极了。待回来时已有宫人预备好了宫灯站在大殿门前等着。墨婉上前将披风披在皇帝身上,又系好,理平了方才退到一旁。
出了门,就见茫茫一片白色,好像从天而降的幔帐,康熙心情大好:“好雪,瑞雪兆丰年,今年定是个好收成。”
墨婉心情也不错,低身施礼,插话:“恭喜皇上。”
康熙笑转回身,问墨婉:“朕有何喜?”
墨婉一笑:“适才皇上不是说瑞雪兆丰年吗,今年有好收成,百姓富足,安居乐业,正是帝王之福,奴才不该恭喜皇上吗。”
康熙笑着点头:“说的好,百姓安居乐业正是帝王之福。”
又望了门外的大雪,搓着手对马庆福说:“朕记得有一片梅林,就在南苑的北面,这建了行宫不知那梅林是在还不在?”
马庆福回道:“回万岁爷的话,那片梅林还留着呢。”
康熙高兴:“今夜瑞雪去瞧瞧那片梅林,朕也散散闷。”
一队人随着皇帝渐行渐远,踩在雪上发出咯吱咯吱的声响,康熙看着远处说:“曹寅呢?今儿晚上怎么没见着他。”
马庆福低身说:“奴才这就去传曹大人。”
不多时曹寅就出现了。个子不高,清瘦结实的一个年轻人,眉目中透着温润和精明。此时墨婉当然不能闲着,把眼睛瞪的大大的,好好瞧瞧这位曹寅,在墨婉心目中,曹寅的低位可不亚于康熙啊,要知道,没有曹寅,就没有曹雪芹,没有曹雪芹就没有红楼梦,没有红楼梦你让她在自习课上看什么?至少对墨婉而言,曹寅的历史价值一点都不亚于康熙皇帝。
曹寅几步走到康熙近前,跪倒道:“曹寅叩见皇上。”
康熙叫他起身,说:“今儿也没别的事儿,只是朕瞧着这雪甚好,随朕去瞧瞧那梅林,只图个散淡散淡,不要拘礼。”
说话间雪渐渐小了,康熙用手拢住斗篷,显得很高兴,说:“在宫中岂有如此景色?朕想起了去年东巡的路上,也有这样一场大雪,让人见了心里就舒坦。”
帝王就是帝王,私家花园有好几个,大冬天的还能看梅花,而且是好大一片。墨婉提鼻子闻一闻,还真有点香味,看来王安石还是很有生活的。
赏梅那是贤人雅士干的活,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