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她

繁体版 简体版
进入她 > 找个皇帝做老公 > ☆丶十丶皇帝很忙碌

☆丶十丶皇帝很忙碌

墨婉打帘子出了门,被阳光晃的眼睛一眯,手搭凉棚朝远处望了望,碧蓝一泓,叫人心里透亮的很,不由得深吸了口气。天虽晴好,却还是冷的,冷气顺着哽嗓直入肺腑,真好像喝了一碗清冽的泉水,墨婉顿时精神了许多。

春莹从廊下经过,正巧瞧见墨婉,一个月没见着面,上前施礼不对,不施礼又不对,脚步就不由得顿了顿。墨婉自是透彻的人,便先开口道:“春莹,这是往哪去?”

墨婉这一开口,春莹也就有了台阶,忙说:“这不是墨婉?梧州新进贡的六堡茶,昨儿万岁爷吩咐了,让往宁寿宫送了些去,我正要往四执库去取呢,可巧就遇见了你。”

这个皇太后虽说不是亲妈,可康熙对这个后妈还真是孝顺的很,有什么好吃的好用的都少不了她的份。

两人闲说几句,春莹也不像往常那样与她打诨,春莹望了望日头,又说:“眼见着午时快到了,不说了,估摸着这会子万岁爷就去给皇太后请安了,我先走了。”

皇帝的早上总是忙碌的,因为已经入春,虽然天气还不算暖和,但是行经筵仪也已经开始了。早朝之后康熙便乘着肩舆往文华殿听讲官进讲,努力学习才能天天向上嘛。

文华殿的掌事太监见康熙已面南坐定,便向身旁的小太监点了头,小太监高声唱传谕百官进入。话音一落,一个个顶戴花翎鱼贯而入,很壮观嘛。来陪着皇帝听讲官进讲的自然都是些政府高官,六部尚书丶左右都御史,内阁学士,等等等等,行札如仪。鸿肿寺官员将书案一张摆在御座之前,专供圣鉴;另一张摆设在数步之外,为讲官所用。讲官面对皇帝,展书官在书案两侧东西对立。接着是讲官叩头,叩头毕,左边的展书官膝行接近书案,打开御用书本讲义,用铜尺压平。此时左边的讲书官也已经趋前,站在中央的位置上,开始演讲。讲完后,书本盖覆如前,讲官及展书官退列原位,以便右边的同僚履行任务。康熙凝神静听,在场的官员不管能不能听的进去,都表现出一副上课认真听讲的样子来。讲官自然知道这个皇帝不好对付,敷衍塞责或者佞辞逢迎都行不通,只好认真备课,上课时候也格外的卖力,皇帝听的津津有味,命讲官日值。

努力工作是有回报的……工作量增加了,薪水却没增加,讲官们很囧。╮(╯▽╰)╭

将近午时皇帝才回了西暖阁换了件宝蓝倭缎团福袍子,乘着肩舆,去了慈宁宫给太皇太后请安。

到了慈宁门,随驾的太监赵东宝刚要显示一下他优美的嗓音,却被康熙止住,到自己奶奶这里还摆什么谱啊。这赵宝东活像个gps定位系统,皇帝到哪他得先唱报御驾,想丢都丢不了。

康熙下了肩舆,只带了马庆福和随身的两个小太监进了宫门。

慈宁宫内向来是渺渺烟香,黄金制成的佛祖释迦牟尼佛像在烛光的映衬下烁烁闪亮,太皇太后此时正端坐于榻上品着四公主为她进贡的老君眉,有宫女笑盈盈的进来回:“太皇太后,万岁爷来了。”她把手里的五彩小盖钟轻轻的放在雕漆填金云龙献寿的小茶盘里,就见康熙已经跨步进了门。

虽每日问安,可见了这个孙子,太皇太后还是很高兴的。俗话说:媳妇是别人的好,孩子是自己的好。虽然儿子比较叛逆,不过这个孙子她是怎么看怎么顺眼。这孙子,是她老人家亲手选拔,亲自培养的,看着就有成就感。

康熙请了安,便站起身,太皇太后道:“快过来坐,怎么穿这衣裳就来了?这天瞧着虽是晴好,可毕竟还冷着呢,瞧瞧,手都冻红了。”说着心疼的拉过孙子,给他暖手。

康熙笑道:“孙子不冷,穿的多了反倒不方便,这年纪青青冷点也不碍事。”

太皇太后依旧担心:“春风入骨,开春了更应该多穿些,你的衣着也该着个有心的人管着才行,太监多是不细心的,还是要有些个丫头跟着我才放心。”

康熙继续摆出一副乖孙子的模样,回:“孙子省得了。”

康熙又道:“老祖宗您也要保重身子。”

太皇太后道:“我这把子老骨头还算结实,不用你来惦念,朝堂之上的事也够你劳神。”

说起朝堂上的,皇帝的眼里闪过一丝愁意。这个奶奶很轻松的就捕捉到了她孙子的情绪波动。

太皇太后说:“按理说,这朝廷的事情我不该过问,不过你毕竟年纪尚青,许多事还要慎重,从古至今‘一步棋错,满盘皆输’的事情也不是少数。”

康熙自然知道太皇太后指的是撤藩,便说:“孙子明白,如今四姑姑已到广西多年,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