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丶四十九丶品尝六安茶
俗话说:只有狠心的儿女,没有狠心的爹娘。留着敬嫔在宫里,消息却已经传到了华善的府邸。
意思是,你姑娘在我这儿犯了事儿,本来可以处死,却念及你们一家始终为朝廷尽忠职守,将你女儿从宽处理了。
于是呢?华善自然是感激涕零,对天发誓,一定效忠朝廷,绝无二心。
还是太皇太后老谋深算,不久的将来,华善便被委任为安南将军分兵佐王之鼎防安庆。
人家对自己家姑娘有不杀之恩,华善是玩了命的干啊。这是后话,以后咱再说。
所以,太皇太后能历经三朝,辅佐两帝,一生都生活在满清的政治权利中心,不是偶然的。善于从平时的一点一滴中寻找到有利于自己的因素,然后加以利用,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秋高气爽,墨婉起床,看到身边的瑾玉,心情就好了许多。虽然手腕已经不能吃力,但总算保住了命,保住了手。
带着瑾玉去给惠嫔请安,一进门见着两个熟人,一个是常客清雁,一个是安嫔。
虽然看见安嫔墨婉心情十分不爽,但也不能表现的太明显,于是上前施礼。
安嫔倒是像什么都没发生过一样,笑容可鞠:“这不是墨婉妹妹?自打南苑回来好些日子没见着了。”
墨婉一笑,心想,最好永远不见-_-||嘴上却不能这样说,只道:“自从回宫就没去瞧姐姐,正巧今儿就见着了。”
惠嫔本就不待见墨婉,见安嫔却对墨婉和颜悦色的不免不悦,也不搭理墨婉,只对安嫔说:“我这里有上好的老君眉,还是前儿个去慈宁宫给太皇太后请安的时候她老人家赏的。”又吩咐秀芹道:“去上三杯来。”
三杯?惠嫔,安嫔和清雁,唯独不给墨婉呗?这不是明摆着挤兑人呢吗。既然人家这么不欢迎自己,那自己就得识趣点,撤了吧,反正也不愿意待在这。
刚想告退,屁股还没从绣墩上起来,安嫔便看了一眼墨婉身边的瑾玉,说:“真巧了,我也带了茶来,虽不比姐姐的老君眉名贵却也新鲜,不如今儿就品品我的吧。”
惠嫔一笑,说:“也好。”
安嫔便转身对自己身边的宫女碧萍吩咐道:“去把我带来的茶拿进来。”
碧萍应承了,转身出去,一会便捧着一个六角朱漆的茶叶盒子进了殿,安嫔见她回来,一笑说,“还要借惠嫔姐姐的地方,好煮了茶吃。”
惠嫔便吩咐秀芹道:“你去吧。”
秀芹刚应了声:“是。”
清雁只坐在下手的绣墩上浅笑着不说话。
秀芹刚要退下,却被安嫔止住,说:“我们老家有句话叫‘水为茶之母’这水也分三六九等,其山水为上,江水为中,井水为下,惠嫔姐姐素来好品茶,不知这储秀宫里可有好水?”
惠嫔笑着说:“可见妹妹是多么讲究的人儿,我这里有天泉水,秀芹你取吧。”
安嫔道:“那就让瑾玉接了茶盒,随秀芹去煮茶吧。”
瑾玉一楞,看了看墨婉,又不好不应承,只应了声:“是.”便去接那六角朱漆的茶盒。
那六角茶盒子本是红木所制,上面又嵌了金掐丝珐琅,分量不轻,加之瑾玉腕上未愈,乍一接重物,那手便抖个不停,没走几步,便似支持不住,险些将那六角茶盒掉到地上。
惠嫔一见,直撇嘴道:“真是一窝子没用的东西。”又吩咐身边的小太监道:“你去把茶给秀芹送去,免得她跌破的了茶盒。”
安嫔却道:“她定是受了伤后手腕不能吃力,这伺候主子手上的活计可是不少,如此怎能伺候好你家主子?万岁爷又素来看重云答应的,依我看不如给墨婉妹妹另外差了别的宫女伺候才好。”说着又看向惠嫔,道:“姐姐何不去请示贵妃娘娘,为云答应换个奴才?”
惠嫔似笑非笑的看了看安嫔,道:“还是安嫔妹妹想的周到,如此甚好。”
尼玛!威胁恐吓没成功,这回直接想换人?可谓是没有最无耻,只有更无耻啊。
墨婉看了安嫔一眼,浅笑道:“安嫔姐姐真是体贴,自打瑾玉受了伤,我便想着换人,可又怕别人说我多事,如今既然姐姐提起我才好说说这事儿。”
瑾玉一怔,没想到墨婉会如此说,直看了墨婉一眼,正瞧见墨婉也看了自己一眼,再想不透墨婉的心思,也不便多言,只得低头立在一边。
安嫔与惠嫔也是一楞,只听墨婉接着说:“换人的事儿我也想了不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