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荐留下带着人挖石头。”
“大人觉得呢?”杨容转头询问丁宁。
“也好。这本来就是冯铜带着人发现的,那这边的事情就交给冯铜吧。我只有一个要求,进来采黑石。这天眼瞅着就要落雪,不要耽误了百姓取暖。”
冯铜激动的看着丁宁,连连保证,“一定完成任务,绝对不会耽误。”
冯铜说到也做到了,很快,从伏牛山采出来的黑石就以非常低廉的价格进了长社普通百姓手里。
加上长社以工代赈的修城墙项目,这个寒冷的冬天,长社普通百姓家里难得多了几分温暖。
长社县城外,丁宁药田附近一个小村子里,一户人家正围坐在黑石旁边取暖。
年迈的妇人摸着怀里的小孙孙,感受着温暖,想到去年这个时候一家人挤在一床被子里依然冻得瑟瑟发抖的情景,眼角有些湿润,“这些都是小丁大人带来的,你们一定要记得小丁大人的恩德。”
看上去只有六七岁的小男孩双手张开放在燃烧的黑石上方,感受着手下的温暖重重点头,“大母,我会的。等天暖和了,我就跟阿父、阿兄他们一起,去给大人翻地、种草。”
“不是种草,是种药材。大人庄子上的管事说了,那些不是草,是珍贵的药材,药材是给人治病的……”老妪揉了揉小男孩脑袋,轻声呢喃。
同一时间,在大汉的其他地方,更多百姓却因为寒冷、饥饿,而铤而走险加入太平道,让太平道这个队伍越发壮大。
“嘉儿,这些日子,太平道的动静你应该也注意到了,族里已经商量好了,一旦乱起来,就立马往长社那边去,这段时间,你也抓紧把你的东西好好收拾收拾。”
郭嘉蹙眉,“暂时应该乱不起来吧?”郭嘉看看窗外对面屋脊上还没化去的积雪轻声开口,“现在寒冬腊月的,就算他们想要造反,也会等到天气暖一点。”
郭弦捋着胡子点头,理论上是这样,可是谁也不知道会不会有意外,“咱们颖川这边因为宁儿反对太平道,附近其他几个县虽然没宁儿那么旗帜鲜明,私下里那些当官的,只要没跟太平道同流合污,其实多多少少也都受了些影响。”
对太平道的态度,最起码比历史上要警惕的多。“现在太平道的动静越来越明目张胆,这么下去,这绷紧的弦什么时候断掉,谁也说不好。”
这倒是,“我知道了”,郭嘉点头,“我立马就去收拾。”正好,他也有点事想要跟宁儿说。
【宁儿,见信如晤……】
郭嘉回房取出笔墨,想了想,珍惜的从旁边的匣子里取出一张纸,斟酌了一下开始下笔。
【昨日从好友处得知,一向对宦官不假辞色的桓典桓公雅成了侍御史,且正准备筹谋诛杀宦官……】
第113章 感谢支持
桓典桓公雅等人想要诛杀宦官, 宦官那边必然不会坐以待毙,想了想郭嘉继续,【我推测, 可能会有宦官借助太平道铲除异己,亦或是转移视线】
毕竟因为丁宁的关系, 现在很多地方都在查太平道,把事情推到太平道身上,保存自己, 实在是再简单不过的事情。
丁宁收到信后,也认可郭嘉的想法, 只是他们离洛阳实在太远了,很多事情就算他们想到了,离这么远其实也无能为力。
“尽人事听天命吧”丁宁叹口气,想了想还是给洛阳那边丁家、曹操、杨家、荀攸几个去了封信。
只是对方会怎么做, 丁宁就不知道了。
*
“大人,典韦回来了。”丁路带着一群人刚忙完, 风风火火跑回来,正好跟典韦在衙门门口撞上, 顺带就把人带进来了。
“大人。”典韦进来,憨笑朝丁宁笑。
丁宁:“回来正好,现在到处正用人。”修城墙,黑石买卖,还有护卫、衙役的训练,一堆事, “典韦你熟悉山林, 正好最近杨容那边有点其他事,往回运黑石的事, 要不就你来?”
典韦爽快应下,“行啊。”反正这事他能干。
“那你回去修整一下,明天就过来?”这事比较急。
“不用修整”典韦连连摆手,“大人,我今天就能上工。”他现在可是娶了媳妇的人了,得赚钱养家糊口。
“那更好,丁路你待会就带典韦去找杨容,具体怎么个章程,让他跟典韦说一下……”交代完,丁宁又跟典韦道,“这段时间事情实在太多了,但这阵子忙过去了,我去见见嫂子。”
典韦挠挠头,笑着颔首,“俺媳妇说,等大人得空了,请大人吃饭。俺媳妇做饭可好吃了。”
“那我有机会可得好好尝尝。”丁宁笑着挑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