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亚欧各国蠢蠢欲动,蒙古到底还行不行?
“什么?劝进赵朔?不可!万万不可!”
赵昀当时就急了,道:“之前金虏势大,我大宋的确对其称臣、称叔、称伯,但那是被逼无奈而已。′5_4¢看/书¨ ,免.费+阅·读*我大宋军民百姓无不认为大宋才是天下正朔,以向金虏低头为奇耻大辱!”
“如今,朝廷主动向赵朔劝进,那天下正朔到底在哪里?天下军民百姓,将何以看朝廷?朝廷又何以自处?”
史弥远却摇头道:“陛下此言差矣!正所谓,皮之不存,毛之焉附?大宋的国祚是皮,什么天下民心、舆论不过是毛发罢了。说重要也重要,说不重要却也没那么重要,陛下不可本末倒置。”
“魏国公的意思是,如果不行此计,我大宋有亡国之忧?”
“此事不是显而易见的吗?”史弥远叹了口气,道:“陛下,您对蒙古和赵朔,现在究竟是何等强大,还不太清楚啊!自从蒙古灭高丽后,老臣曾经命人制了两幅地图,如今就放在政事堂内,请陛下一观。”
“董宋臣,快去政事堂将那两幅地图取来!”
董宋臣就是刚才那个来报喜的小宦官了,因为善于逢迎,甚得赵昀信重。
政事堂就在皇宫之内,功夫不大,董宋臣就将两副地图取来、
“陛下请看,这是如今的蒙古,这是我大宋!”
史弥远将一张只标注了蒙古,并未区分蒙古各大势力的地图,指给赵昀看。
公允来讲,宋国拥有西至吐蕃,东至大海,北至汴梁,南至琼州海南岛的广大疆域,地方万里,着实不小了。
但和蒙古比起来,完全是小巫见大巫。
蒙古疆域的东西长度,达到宋国的三倍以上,南北长度也要超过两倍,单从领土面积而论,一个蒙古至少相当于六个宋国!
之前赵昀的确知道蒙古广大,但知道是一回事,如此清晰地看到是另外一回事。
他面色惨淡,道:“如此说来,我大宋即便收了安南,也万没可能和蒙古分庭抗礼?”
史弥远苦笑道:“如果蒙古不内乱的话,即便我大宋吞了安南,也坚持不了十年二十年了。老臣时日无多,应该看不到那天。但是,陛下您还年轻啊!”
赵昀道:“如果蒙古内斗呢?”
史弥远道:“赵朔如果称帝,蒙古朝廷势必不能放任不管,肯定会大举征伐。陛下再看这幅地图。”
第二张地图,却是将赵朔、窝阔台、察合台和拖雷势力划分出来的地图了。
史弥远继续道:“这是赵朔的领土,这里是术赤的领土。术赤的血统一直受蒙古人质疑,与窝阔台、察合台不合,倒是和赵朔交好。/r,i?z.h?a¨o¨w+e-n?x?u.e\.¢c~o+m-原本赵朔的领地虽大,却非常零散,和蒙古诸王的领土犬牙交错,造反谈何易事?
“但拖雷献波斯之后,术赤又可以算作赵朔的盟友,那赵朔的领土除了高丽南部的一块飞地,以及呼伦贝尔大草原外,已经分为两部分:中原一部分,西方一部分。”
“我若是赵朔,就和术赤联手,先吞了窝阔台这块伊拉克的飞地。然后,弄死最弱的察合台。如此以来,蒙古本部和窝阔台的势力,东面是大海,南面和西面又被赵朔和术赤两面夹击,形势危怠了!”
赵昀道:“那赵朔统一蒙古,我大宋岂不更加危险?”
“其实也没那么容易。”乔行简解释道:“术赤和赵朔毕竟是两个人,能是一条心?而且,天下军力最盛者,莫过于蒙古兵。赵朔和术赤只能说颇有胜算,但真正打起来,谁胜谁负还真不一定。”
史弥远补充道:“这不是还有天下诸国吗?西方的真神教诸国,见蒙古内战,岂能袖手旁观?我大宋,也可以趁机帮助战况不利的一方。说不定,到了那时候,扶桑也要分一杯羹!这场战事,将是席卷天下诸国的大乱斗,我大宋未必不能趁机崛起啊!”
“好!”
眼见如此光明的前途,赵昀终于下定了决心,道:“就依魏国公此言。朕这就派使者,前往北方,劝进赵朔。不知魏国公以为,该派何人为使者呢?”
“宣相为我大宋国相,身份足够贵重。不如这次,就由他出使北方,劝赵朔称帝如何?”
这种好差事,当然得是史弥远的心腹的。他毫不犹豫地选了宣缯。
赵昀点头答应。
于是乎,赵昀亲笔书写旨意,并且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