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铎,代替绍英和徐世昌出访。
1906年七八月份,两批出洋考虑的五大臣,先后回国,回到北京。
出访日本和欧洲诸国的载泽、李盛铎、尚其亨等人,在梁启超、杨度等人写好的关于实行宪政的文章基础上,草拟了一份“考察宪政报告”,向重新执政的光绪皇帝复命,正式提出了实行君主立宪的主张,并且特别强调“立宪,利于君,利于民,不利于官”,心思巧妙,耐人寻味。
出访美国、意大利的戴鸿慈、端方等人,根据从国外带回来的关于宪政的资料,编写出《欧美政治要义》一书,将欧美各国的政体或者相关的政治制度进行了简略的介绍,不仅对于改革政治和其他制度具有重要参考价值,而且也使光绪皇帝和当权亲贵对于世界大势有所了解,宪政知识有所增长,有利于基本国策的确定。
8月7日,光绪皇帝在乾清宫召见出访西洋五大臣及主要随员,袁世凯的长子袁克定赫然在列。
“朕,看了你们写的‘考察宪政报告’,还有《欧美政治要义》。”光绪高坐在御座上,举着两份报告说道:“朕相信,这也是你们的想法,对吗?”
出访西洋五大臣及主要随员同时颔首。
镇国公载泽更是主动站出来说道:“臣等出访欧美日诸国考察宪政,感慨良多,想我大清已经二百六十余年了,如今大厦艰难,到了该改变的时候了,日本因立宪而走向强大,欧美因权力制衡的政体立于世界之巅,他们走过的路,走通的路,我大清也可以。”
光绪轻轻点头,又扭头看向袁世凯:“袁卿,你是总理大臣,‘考察宪政报告’和《欧美政治要义》,你也看了,你说,说说你的看法。”
“臣……”袁世凯走出班列,犹豫了一下说道:“以前臣也认为立宪是朝廷脱困的希望,但是看看北边,他们没有立宪,但他们越来越强,今年十月之前,还会有1亿两白银入帐,是白银,不是银圆,换成银圆会更多。”
咳咳,袁世凯轻咳了两声,继续道:“立宪,臣不认为不好,也不认为不对,考察宪政报告’和《欧美政治要义》里已经说的很明白了,好处很多。臣,担忧的是,立宪,适不适合我大清。老臣衰朽愚钝,真的不确定是否适合我大清。”
户部侍郎戴鸿慈走出班列,沉声道:“这几天,我也在听收音机,北边的大会,一直在全程直播,他们已经确定成立常设的特区议会,还有行政院。虽然不是立宪,但也有欧美诸国权力制衡政体的轮廓了。”扭头看了一眼袁世凯,继续道:“我们现在讨论的,就是北边正在做的。”
袁世凯轻叹了口气,说道:“表面看,他们是在确立权力制衡政体,实际上,戈辉他们十四兄弟在向下分配权力,在一层一层的分配利益。特区议会也好,行政院也好,你可曾听过有人进入红楼四总部了,军权一直握在他们十四兄弟手中,戈辉依然是高高在上的大总督。议会和行政院依然要在戈辉的指挥棒下运作,没有戈辉的同意,他们什么也做不了。”
顺天府丞李盛铎站出来说道:“这正说明他们十四人的短视,他们这样也长远不了,欧美日的政体是世界大势,我大清顺势而为,肯定会越来越好。”
高坐在御座上的光绪皇帝,又捡起了考察宪政报告’和《欧美政治要义》,举在手中,向下面的众大臣们晃了晃,随手又扔在御案上,说道:“哪位臣公,给朕说说周天子的结局啊?你们是想让朕做周天子吗?你们觉得朕的结局是周天子吗?立宪,会让朕成为周天子吗?”
听到光绪皇帝的灵魂三连问,众大臣同时俯首。
光绪嘴角微微上扬,看了一眼人群中的荣庆,直接点名:“荣庆,你说说天津临港开发区。”
今年五月下旬,光绪从朝阳回到北京,第一件事,就是在天津画一块地,建立经济实验区。协理大臣那桐亲自带人在天津选合适之地,为了方便与北边贸易往来,那桐直接在关内外铁路沿线确定了位置,划定了一片30平方公里的盐碱地,既然无法种地,那就用于商业吧。光绪也毫不犹豫地颁下圣旨,命名为天津临港开发区,由军机大臣鄂卓尔-荣庆总理开发区。事实上,这里距离港口并不近,但有铁路直达港口,交通还算方便。
一直以守旧形象示人的荣庆,在得到光绪放权后,仔细研究了朝阳和锦州港区,他实施了更加大胆的经济政策,三年免税是基操,不限制经营项目是大招,像是鸦片馆、妓院、赌场都可以堂而皇之地挂牌经营。真正的王炸是这里朝廷直管,只有一个开发区总理衙门,天津地方府衙不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