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她

繁体版 简体版
进入她 > 禁卫军 > 第302章 宁远归来

第302章 宁远归来

光绪说道:“朕的意思是,这个临港开发区,做为一个实验区,用北边的方法,两三年后,看看会成为什么样子。¨齐^盛^暁`税·王* _追*嶵.辛*章^踕/朝廷能得到什么,能不能扩大到整个大清国。用戈辉的话说,我们在摸着石头过河。”

“至于‘粒现’……”光绪叹了口气,说道:“朕觉得,‘粒现’时机尚未成熟,需要从长计议。”

一众大臣同时应声:臣等遵旨。

“别忙着遵旨”光绪说道:“‘粒现’,这个事儿,不是就这样放下了。你们回去好好想想,是不是要让朕做周天子?朕的结局是周天子吗?‘粒现’会让朕成为周天子吗?”

光绪起身走下御座,向乾清宫后面走去,扔下一句话:“想明白了,就上折子。朕要听的是解决办法,不是‘粒现’两个字。”

听着渐行渐远的脚步声,袁世凯向众摆手:“走吧!回去想吧!”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光绪先后召见载泽、戴鸿慈各2次,召见端方3次,尚其亨2,李盛铎2次。他们在召见时都力陈“中国不“粒现”之害及“粒现”之利”,一并递上写好的奏折,详加阐述。特别是载泽和端方的折子,光绪后来还拿到朝堂上讨论。

载泽的《奏请宣布“粒现”密折》,为解除光绪皇帝对“粒现”的思想顾虑,着重指出“粒现”有三大利,即“皇位永固、外患渐轻、内乱可弭(mi,平息)”,为维护朝廷的统治开了一副包医百病的药方。

光绪读后不住摇头,皇位永固?怎么永固,没说清楚,还是故意回避?外患渐轻?北边的禁卫军打完仗,朝廷哪里还有外患?内乱可弭?“粒现”了没饭吃的老百姓就有饭吃了吗?如果不是,内乱还是会长期存在。

抚端方也上了《请定国是以安大计折》,洋洋万言,阐述考察欧美各国政治的结论:东西洋各国之所以日趋强盛者,实以采用“粒现”之故。因此,中国欲国富兵强,除采取“粒现”外,盖无他术矣!

光绪看后摇头叹息,还是没有解决自己会不会成为周天子的问题,事实上,光绪并不反对“粒现”,但他真心不想成为周天子。熟读史书的他,可是专门研究过周天子的。

就在北京朝廷为“粒现”一事密集沟通的时候,北边的第二次大会一直在按计划推进会议日程。

8月10日,大会先后通过了多个法案的修正案。

8月12日,大会通过三次不记名投票,最后以五分之四的压倒性优势,通过了成立常设特区议会的决定。那五个预定的组织,全员进入特区议会。总人数2341人的农工联合会成为特区议会最大派系。总人数仅有274人的卡米耐斯特是特区议会最小派系。另有一百名以独立个人身份成为自由议员。

有人提议,人数太多,但是多少人合适?又无法立即给出数字,谁都想让自己人多一点,但是别人会同意吗?短时间内讨论不出结果,最后决定,以后慢慢讨论。

8月14日,大会通过了全新修订的最高法案,肯定了在法律层面,对议员的保护机制,以及赋予的特殊权限。

8月15日,孙再芝、陈怀宁、戈辉、宁远(目前在路上)等20人成为特区的管理团队。′看+书`屋¢暁?税¢蛧^ ^免·废*阅-独*

8月16日,20人管理团队不记名投票,推举特区长官,戈辉和宁远不在推举之列。由于宁远不在,宁远的投票权交由戈辉。经过五轮投票,在戈辉、宁远(虽然人不在,但投票权在)、书同文、黄明礼、夏洛等五人支持下,孙再芝被推举为特区长官。(之所以20人内部推举,就是为了快速确定,虽然不合理,但以后慢慢改。)

朝阳大道18号,原总督衙门,正在重建,五栋地上三层地下两层的西式建筑大气奢华。戈辉一直没有去那里办公,就是留给行政长官的,作为行政长官府。这里的建设还没有全部完成,目前只完成了五栋主楼,还有多座配楼仍在建设中,预计十月中旬建设完成,年末之前能全部装修完毕。

这里戈辉原计划是卖掉,但在宁远的干涉下,最终没有卖成,后来就重建了。

8月17日,延长了两次的第二大会正式闭幕。20人管理团队合影留念。

一个月后,这张照片刊登在了欧美各国的主流报纸上,很多欧美首脑一致认为,以这张照片为标志,清国进入了全新的时代。

戈辉直接找到孙再芝,密会了一个小时。

戈辉直言:“我知道你没有管理整个特区的经验,肯定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