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国的喧嚣在机场VIP候机厅弥漫,众人脸上带着结束海外拍摄的轻松。?/求!′?书?帮? (?_首×?-发+
苏晚指尖刚触碰到温热的咖啡杯,一条推送消息震动了手机屏幕,也震碎了这份平静。标题刺目——《星尘》疑因过度西化,国内过审受阻。
林梦可。她果然还是出手了,用如此冠冕堂皇又阴险的理由。这顶“崇洋媚外”的帽子,一旦扣实,便是万劫不复。
她攥紧手机,指节泛白。邻座的副导演也看到了新闻,压低声音惊呼:“怎么会这样?我们明明……”
“慌什么。”陆景行的声音插了进来,他不知何时走了过来,脸上不见了往日的戏谑,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淬了冰的沉静。他从助理手中接过平板,指尖在屏幕上快速滑动着。
苏晚望向不远处的顾沉。他正背对着众人,站在巨大的落地窗前,侧影挺拔。他似乎全然未觉身后的骚动,依旧在接听一通跨国电话,纯正的德语,语速极快,带着不容分说的决断。苏晚只能依稀捕捉到几个词:“……法务部……柏林……邀请函……”
“崇洋媚外?”陆景行冷笑一声,将平板转向围拢过来的几位主创,屏幕上正播放着一段影片片段——古琴的空灵与大提琴的淳厚交织,水墨丹青的意境与西方油画的光影巧妙融合。-2/s¢z/w`./c+o-m′“他们是眼瞎了,还是心黑了?这叫文化糟粕?我倒要让他们看看,什么叫真正的文化自信,什么叫交融互鉴!”
一位资深编剧忧心忡忡:“陆总,这种风向突变,怕是有人在背后操作。审核部门那边……”
“操作?”陆景行挑眉,“我陆景行的船,是那么好掀的?”他话锋一转,看向苏晚,“苏晚,你觉得我们的电影‘崇洋媚外’吗?艾拉这个角色,是在迎合西方,还是在讲述一个共通的人性故事?”
苏晚迎上他的视线,也迎上周围探寻的目光。她定了定神,开口道:“艾拉在异国他乡寻找自我,她接触的是不同的文化,但她的内核,她的挣扎与成长,我相信是任何文化背景下的人都能共情的。影片中大量运用了中式意象和哲学思辨,这绝不是‘崇洋’,而是‘远航’,带着我们自己的东西去远航。”
我不能慌。陆景行在给我机会,也是在给团队信心。这个时候,任何一丝动摇,都可能成为压垮骆驼的稻草。!t.i.a-n¢x+i*b`o¢o/k~.^c¢o′m.
“说得好!”导演一拍大腿,“咱们这部戏,从立项开始,追求的就是这个‘和而不同’的境界!那些人,纯属鸡蛋里挑骨头!”
“骨头?”陆景行轻嗤,“我看是某些人骨头痒了,欠敲打。”他话音刚落,顾沉结束了通话,转过身来。
候机厅内的议论声霎时低了下去。顾沉迈步走来,他身上那股沉稳的气场,无形中安抚了躁动的人心。他走到陆景行身侧,接过他手中的平板,快速浏览了那条新闻,以及相关的几条评论。
“法务部半小时后会将《星辰》的柏林电影节主竞赛单元入围邀请函,以及戛纳电影节的平行单元参展意向书,同步递交给审核委员会的每一位成员。”顾沉的声音不高,却字字清晰,掷地有声。
众人先是一愣,随即爆发出压抑的惊喜。
“柏林主竞赛?”
“还有戛纳?”
竟然……是主竞赛单元。这分量,足以让审核部门掂量再三。他刚才那通电话,果然是在处理这件事。如此迅速,如此精准。
陆景行脸上终于露出一抹笑意,带着几分得意与释然:“听见没?有些人想拿‘崇洋’做文章,我们就把真正的国际认可拍在他们脸上。让他们看看,是我们崇洋,还是他们鼠目寸光,不识瑰宝!”
“顾先生,这……会不会太冒险?”一位制片人小声问,“万一他们恼羞成怒……”
顾沉淡淡开口:“规则之内,为何冒险?电影节的肯定是艺术价值的体现,也是文化输出的成果。他们要暂缓,总要给出能服众的理由。这份‘理由’,我们帮他们补充一下。”
他的意思是,用国际声誉倒逼国内审核?这确实是一步险棋,但也可能是一招妙棋。林梦可大概想不到,他们手里还有这样的王牌。
顾沉的视线转向苏晚,那深邃的眼眸里,情绪依旧难以分辨,却似乎比之前在庆功宴上,又多了一层意味。“你刚才说得很好。艾拉的内核,以及影片的表达,不需要向任何人卑躬屈膝地解释。”
苏晚一怔。这是……第二次了。他第二次,用这种近乎直接的方式,肯定了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