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渐深,庭院中的灯火一盏盏亮起。′d′e/n*g¨y′a!n-k,a,n\.*c-o+m·回到上房,柳澜蓉早已等在门口。见到秦望溪,他连忙迎上前:“大姑娘。”
“方才你说表妹用过的香料不影响有孕,当真?”秦望溪问道,语气中带着几分关切。
柳澜蓉神色认真:“确实无碍。董少夫人迟迟未孕,恐怕是因太过忧虑此事,以致心结难解。澜蓉开的方子,不过是帮她调理身心罢了。”
秦望溪这才放下心来,眼中闪过一丝温和:“多亏有你照看,这才恢复得这般好。”
“大姑娘言重了。”柳澜蓉连忙道,声音中带着几分感激,“澜蓉的命是秦将军和大姑娘救的,能为秦家效力是澜蓉的福分。”
夜色渐深,院中的灯火依旧明亮。秦望溪站在廊下,望着远处的月色,心中思绪万千。
夏杏端着热茶走来,轻声道:“大姑娘,夜深了,该歇息了。”
秦望溪接过茶盏,温热的茶香驱散了些许夜的寒意。她抿了一口茶,目光落在远处的月色上,心中盘算着接下来的布局。
柳澜蓉站在一旁,看着秦望溪若有所思的样子,不由想起当初在边关时的种种。若非秦家父女相救,他早已命丧黄泉。如今能为秦家效力,报答救命之恩,是他最大的心愿。~餿.嗖_暁?税?惘? ·首+发·
“澜蓉。”秦望溪突然开口,“明日去一趟药铺,多备些常用的药材。”
“大姑娘放心,澜蓉明白。”他恭敬应下,心中却泛起一丝担忧。大姑娘这般准备,莫非是预感到什么?
“夏杏,送柳大夫回去吧。”秦望溪站在廊下,月光为她清秀的侧脸镀上一层柔和的银辉。
柳澜蓉将药箱背在肩上,眼中闪过一丝温和,“不必麻烦了。我来秦府也不是一次两次,路还记得清楚。大姑娘早些休息才是。”
秦望溪微微颔首,目送着柳澜蓉的身影渐渐消失在夜色中。转身欲回上房时,她注意到廊庑角落里,夏枝正捧着一本书,在昏黄的灯光下专注地阅读着。灯火映照下,少女眉头微蹙,时而用手指在书页上轻轻划过,时而低声念叨着什么。
“大姑娘,”夏杏压低声音,脸上带着欣慰的笑意,“这几日夏枝不知怎的,突然对读书上了心。每每遇到不认识的字,还知道去寻人请教。昨儿个还缠着厨房的陈婆子教她认字呢。”
秦望溪闻言,目光柔和了几分。看着夏枝读书的专注模样,她不禁想起军营里那些新兵。大多是目不识丁的农家子弟,能认得几个字的都寥寥无几。有些人甚至连自己的名字都写不出来,每次点名时只会画个圈。
虽说当兵不一定要识字,但这批新兵中,无论是秦望平和冯景负责的武场,还是柳庭轩带的“山匪”,将来都要选拔出伍长、什长。~x/w+b!b′o¢o?k_..c/o`m,若是连字都不认得,如何带兵?更别说日后要处理的各种军务文书了。
“夏杏,”秦望溪轻声吩咐道,“去告诉夏枝,让她找范管家商量一下。挑几个年长些、识字的老仆,去武场教新兵认字。”
“是!”夏杏应声而去,裙摆带起一阵轻风。
秦望溪回到上房,在灯下静坐沉思。那些新兵多是血气方刚的汉子,若让他们像小孩子一样学认字,恐怕难以服众。得想个法子激励他们。
她的手指轻轻叩击着桌面,眼中闪过一丝思索。或许可以效仿训练时的奖励制度。每日识字最好的三人,都能得到一份肉食带回家。这样既能让他们用心,又能挑选出文武双全的人才。
至于柳庭轩那边的“山匪”,还是交给廖宁去办更稳妥些。毕竟那些人性子野,若是处理不当,反倒会弄巧成拙。
夜色渐深,谢宅内灯火通明。
谢云霆倚在软榻上,手中正翻看着从大魏送来的密信。烛光在他俊美的面容上跳动,映出一双深邃的眼眸。眼下秋季将至,大魏与匈奴之间的粮草运送成了棘手问题。
虽说如今大魏已收回南楚沃土,粮食充足,但要运至北戎却并非易事。毕竟中间还横亘着一个大燕,就像一把锋利的匕首,随时可能切断这条命脉。
谢云霆的商队已进入北狄,正大肆散布消息称大燕要在边界屯兵。一旦北狄与大魏交战,大燕便会趁机夺取北狄城池。这消息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激起层层涟漪。
他能想象,这消息传开后,北狄使臣必会入晋。而大燕绝不会坐视北狄坐大,必定会有所行动。到时候,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