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的小插曲很快结束,几人赶紧赶回卧铺车厢,穿戴整齐。
外面冷的直冒白烟,火车缓缓停靠,站台上的人都穿着厚厚的羽绒服,戴着帽子围巾手套,把自己裹的严严实实。
刚下火车,冷冽的空气吸进肺里,再呼出大团大团白色的烟雾,寒冷360度包裹着每个人。
19世纪的俄国通过与清政签订的条约,取得了外兴安岭以南、乌苏里江以东100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
海参崴成为了俄国在太平洋最重要的海港。
伴随着大量斯拉夫人移民到远东地区,一条横跨欧亚大陆的西伯利亚大铁路也在1891年开始修建。
这条铁路原计划沿黑龙江北岸至海参崴,但如果直接穿过中国东北到达海参崴,就可以缩短700公里的距离。
清政在甲午战败后,允许了俄国的‘借地筑路’计划,于是以哈市为中心,向满洲、绥芬、连市三个方向延伸的中东铁路于1903年正式通车。
随着铁路的修建,也从俄国来了大量的移民,也包括犹太人。
哈市这个原本在松花江打渔晒网的小村庄,在那一刻,成为了东北最重要的交通枢纽。
也迅速吸引了世界各地的移民,化身为国际大都会。
随着铁路建成,这个铁路的归属权也产生了争议,俄国规定的是铁路沿线,包括铁路两侧的范围都是归俄国属有,所以中东铁路沿线有很多别具风情的俄式小镇。
有名的花江铁路桥在运行113年后,与2014年彻底停用。
独属于哈市的旧时代荣耀在这一刻画上休止符。
走下火车,是钢铁风情和巴洛克风格。
巨大的钟表像是走进了中世纪的古堡,随处可见繁复的花纹,巨大的穹顶下是一根又一根的高耸铁柱。
走出车站,孟月仙被车站前的人潮所震惊。
那些人或蹲或站,只不过每个人的脖子上都挂着招牌,头顶身上是厚厚的积雪,在风雪中,像是一个个雕像。
孟月仙知道这个节点,只不过记忆远去,此时眼前的景象更加冲击与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