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榆县原来有个贫困的樵夫叫孙大木。一日,他背着满满一捆新劈的柴禾,步履蹒跚地往回走。中途疲累,便在青萝山腰的老松树下歇脚。
他身上那件粗布短衫,早己被汗水浸得湿透,紧贴在瘦削的脊背上。常年握柴刀的手掌,满是裂痕,丝丝血丝从那粗糙的纹理中渗出来。
孙大木靠着松树,缓缓闭上双眼,困意如潮水般涌来。朦胧间,他仿佛置身于云雾缭绕的仙境之中。只见一位鹤发童颜的老者,脚踏祥云,缓缓飘然而至。那老者身着一袭素白长袍,手中拂尘无风自动。老者来到孙大木面前,目光温和地看着他,用拂尘轻扫过孙大木那把锈迹斑斑的柴刀。神奇的事情发生了,原本黯淡无光的刃口,竟渐渐泛起一层幽幽的青光。
“青萝山背的断崖下,有处被藤蔓遮掩的洞府。”老者的声音如同山间叮咚的清泉,清脆而又空灵,“内藏有前朝遗宝,只待有缘人前去取之。”话音刚落,老者便化作一缕青烟,消散在空中,只在孙大木的掌心留下一片温润的玉屑。
孙大木悠悠转醒,发现自己的掌心竟真的攥着一片碧玉。那碧玉在夕阳的余晖下,泛着奇异的光晕,透着丝丝凉意。孙大木心中一阵激动,决定第二天一早就去探寻那神秘的洞府。
次日,天还未破晓,西周一片漆黑,只有几颗残星在天际闪烁。孙大木便带着麻绳和柴刀出发了。来到山背断崖前,只见那断崖陡如刀削,崖壁上怪石嶙峋。孙大木深吸一口气,双手紧紧抓住岩缝间的老藤,脚踩着凹凸不平的石壁,小心翼翼地往下攀援。每挪动一步,都伴随着一阵剧烈的心跳,有几次险些失足跌落,惊出他一身冷汗。
终于,在正午时分,炽热的阳光高悬头顶,孙大木在一丛繁茂的紫藤后发现了一个仅容侧身通过的洞口。洞内幽深漆黑,仿佛是一只巨兽张开的大嘴。隐约间,还能听到叮咚的水声,仿佛是从黑暗的深处传来。孙大木点燃了松明,摇曳的火光在黑暗中跳跃,照亮了洞壁。他惊奇地发现,洞壁上竟浮现出点点荧光,组成了一幅神秘的星图。
孙大木手持松明,沿着狭窄的通道曲折前行。半里之后,眼前豁然开朗,一个巨大的钟乳石林出现在他的面前。在钟乳石林的中央,矗立着七尊高大的金甲神像,每一尊都栩栩如生,仿佛随时都会动起来。神像的中央,摆放着一口雕着貔貅纹的青铜箱,箱身闪烁着古朴的光泽。
孙大木心中一阵激动,快步走上前去,刚一触及箱锁,整个洞窟突然剧烈震颤起来。伴随着低沉的轰鸣声,七尊金甲神像的眼珠齐齐转向他,目光冰冷而威严。
“取一锭则富甲一方,尽取之则祸及三代。”空中回荡着那梦中老者的声音,仿佛从西面八方传来,震得孙大木耳膜生疼。孙大木脑海中浮现出卧病在床老母亲那苍白的面容,还有乡亲们饿得啃树皮的悲惨景象。他咬了咬牙,心中己有了决断,从箱中取出了五枚银锭,然后恭恭敬敬地叩首退出。
孙大木回到村里,顾不上休息,便立刻请来郎中给母亲治病。郎中开了几副药,母亲服下后,病情渐渐有了起色。孙大木又用银子买了三石糙米,挨家挨户地分给村民。
村民张二狗捧着米袋,激动得跪地痛哭时,孙大木不经意间发现自己掌心的玉屑又多了一片。更神奇的是,那五锭银子,白天花去多少,到了次日,钱袋里又会自动补足。孙大木心中又惊又喜,但他不敢声张,只是暗中接济更多贫苦的人家。
在他的帮助下,村里病弱的老人都吃上了药,病情得以救治;辍学的孩童也重新走进了学堂,朗朗的读书声再次在村中回荡。
然而,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孙大木突然有钱救济村民的消息,很快传遍了县城,也传到了县衙那贪财的县令耳中。那县令两眼放光,立刻带着一群衙役闯进了孙大木家。
县令说县衙库房丢失了一笔银子,至今下落不明,有人举报孙大木突然拥有大笔银两,且来历不明,很可能就是偷县库银钱的贼人。县令严刑拷问孙大木银钱的来历,孙大木咬紧牙关,死活不肯说。县令恼羞成怒,竟以“妖术惑众”的罪名将他押入大牢。
当夜,电闪雷鸣,狂风暴雨肆虐。有人看见一道青光如流星般坠入县衙后院。次日清晨,县令被发现暴毙在床上,枕边放着一张字条,上面写着:“贪心不足蛇吞象”。孙大木也被无罪释放,回到家中。
他发现自家院中多了一口青石井,井水清澈见底,散发着阵阵清甜的气息。村里有人试着喝了井水,多年的顽疾竟奇迹般地痊愈了,原来这井水能治百病。
孙大木终身未娶,他在井边建了一间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