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林见隗嚣如此反复无常,每每有良言入耳,便能好上几日,可随后就又生自立之心,知道他终有一日会据汉自立,于是产生了离开的心。_躌′4,看+书. +无.错-内·容-
杜林多次向隗嚣辞行,都被隗嚣拒绝,并将他软禁了起来。
众人听说隗嚣把大贤杜林囚禁了后,一时间议论纷纷。
隗嚣对众人说:“杜林这个人孤傲的很,天子也不能驾驭他,诸侯也不能做他的朋友,他大概就是伯夷、叔齐这样的人,宁愿饿死也不吃周朝的一粒粮食。我对他亦师亦友,可他偏偏要离去,我也并非囚禁他,我只不过是爱惜他的才华,不忍他弃我而去,我每日好酒好肉的招待他,不曾有过半点怠慢。”
众人听隗嚣如此说,也就不再所有议论。
可过了没几天,杜林的弟弟杜成暴病身亡,杜林再次向隗嚣请辞,说要把弟弟带回祖籍茂陵安葬(今陕西省咸阳市境内)。
生老病死,人生头等大事,这下隗嚣再也没有理由强留杜林,只得放他离去。
杜林走后,隗嚣颓坐在院中的墙边,心中生起悲凉之意。
原先他门下可谓贤者毕至,可自从他升起自立的念头后,这些大才却是一个个离他远去。¨第,一`看+书~枉- ¢追?最\鑫?章_节¢先是马援,再是班彪,又是郑兴,如今就连杜林也走了,今后还不知道要走几人。
隗嚣越想越气,决心杀掉杜林。
可他毕竟是以君子的形象示人,这种事必然不能明火执仗,于是便暗中请刺客杨贤追杀杜林。
杨贤追上杜林时,杜林正独自一人推着灵柩赶路,他早就听说过杜林的贤名,几次想将剑拔出,拔了一半,却又插了回去。
杨贤心说:“父母给我起名叫贤,是为了让我做个贤者。可如今乱世,我不得已做这种为财杀人的勾当,可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若是杀个寻常之人,那杀了便杀了,可这杜林是出了名的贤德之人,我又怎忍杀之。”
于是杨贤走到杜林身后,就这样不远不近的跟着。
杜林发觉到身后一直跟着一个人,也不超过自己,也不远离,心中生疑,于是问道:“先生可是来刺杀于我?”
虽然放弃了行刺的念头,可作为刺客,杨贤亦有刺客的操守,宁死也不能出卖雇主,于是杨贤也不说话,杜林停他便停,杜林走他便走。.k?a\n′s¨h+u\w_u~.?o′r*g\
杜林一连问了几次,杨贤都默不作声,杜林心想,自己一介书生,若是他想杀我,那我也没有反抗的机会,不如就随他去吧,是死是活,全凭天意。
五日后,杜林出了陇西(今甘肃省东南部地区),杨贤也始终未能下杀手,若是没有机会行刺还则罢了,可有机会却不动手,况且自己也收了钱,那自然是违背了道义,于是拔出佩剑自刎。
此时的杜林终于想明白了,这杨贤必是隗嚣请来行刺他的,而杨贤始终没有动手,直至自己出了陇西方才自杀,由此可看出,这杨贤也是一位义士。
由于不知道杨贤是何人,身上也没找到证明身份的物件,杜林也只好把杨贤的尸首抬上了推车,一起推回老家安葬。
隗嚣一连等了数日,也没有见到杨贤返回,心想这杨贤为游侠,杀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杜林自然是万无一失,可这么久都没回来,一打听方知,杜林已经回到了茂陵,而杨贤不知所踪。
隗嚣知道,一定是杨贤不忍杀杜林,才放跑了他。
想到此处,隗嚣心中又开始了焦虑,是不是真的是自己操之过急?是不是真的不是称王的时机?亦或者说自己根本就没有称王的命?
其实说到底,此事不过是他和刘秀两个人之间的事,于是隗嚣决定再派使臣至洛阳(今河南省洛阳市境内),一是看看刘秀对自己的态度。二是看看朝中文武如今是如何看待自己。三也是打探打探刘秀的虚实,征战这么多年,刘秀的百万大军是否还在?是否还能打?国力是否因为连年大战而衰弱?
可使者周游率队刚出陇西,到达关中(今陕西省中部地区),就遭到了仇家的埋伏,整个使团被杀的一人不剩。
隗嚣以为是冯异杀了使团,于是整军备战,封锁了东南西三个方向所有的关隘,从而导致了前文中提到的窦融的回信没能及时送至刘秀手中。
不但隗嚣以为是冯异杀了使团,就连朝中许多大臣们也以为是冯异杀了使团。冯异自从建武二年率军西征,至今已有四五年了,老兄弟们倒是没有怀疑过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