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她

繁体版 简体版
进入她 > 烽火涅槃:铁血将军李云龙 > 第44章 重整山河

第44章 重整山河

楚云飞沉重地点头:"正是。此人阴险毒辣,最擅长伪装渗透和斩首行动。"

酒碗重重砸在桌上,地瓜烧溅出几滴。"他娘的!"李云龙眼中燃起怒火,"老子正愁没处报仇呢!"

三人连夜制定了反扫荡计划。楚云飞负责牵制东路日军,同时提供情报支持;李云龙则率领独立团在西路设伏,专打鬼子的补给线;赵刚负责组织群众转移和坚壁清野。

"还有个问题,"赵刚推了推眼镜,"山本的特工队怎么对付?"

李云龙冷笑:"他不是喜欢伪装吗?咱们就来个将计就计..."他详细讲解了诱敌深入的方案:故意暴露几个"指挥部",引诱山本上钩,再关门打狗。-山?叶′屋- ¢耕,薪·醉~全-

楚云飞听罢,忍不住击节赞叹:"妙!云龙兄用兵如神,楚某佩服!"

第二天清晨,楚云飞率部离去。临行前,他把周卫国和五名精锐骑兵留了下来:"云龙兄,这几个人熟悉日军密码和电台侦测,或许用得上。"

李云龙也不客气,当即把周卫国编入特战队,交给王喜武指挥。两支队伍在晨雾中分道扬镳,约定一个月后再会。

送走楚云飞,独立团立刻行动起来。张大彪带人加固防御工事,王喜武训练狙击小组,赵刚则挨个村子动员群众。李云龙亲自去看了几个预设战场,每一处都精心布置了陷阱和伏击点。

招兵工作进展得出奇地顺利。听说独立团要重建,各村的青壮年纷纷报名。有个六十多岁的老猎户带着三个孙子来参军,说什么也要"给死在鬼子手里的儿子报仇";十几个半大孩子组成"少年先锋队",专门负责站岗放哨;就连妇女们也组织起来,成立了救护队和后勤队。

铁蛋正式成了团部通讯员,这孩子记性好又机灵,能把各连排的位置记得一清二楚。马小虎虽然残疾了,但把新兵训练搞得有声有色,拄着拐杖示范刺杀动作的样子,看得人鼻子发酸。

十天后,独立团己经扩充到六百多人。虽然新兵占了一半,但士气空前高涨。李云龙把部队编成三个营:一营长张大彪,二营长孙德胜,三营长由王喜武兼任。每个营下设三个连,尽量做到新老兵混编。

训练场上从早到晚喊杀声不断。老兵们手把手教新兵射击、投弹、拼刺刀;李云龙则亲自传授游击战术:怎么埋地雷,怎么打伏击,怎么利用地形隐蔽...

"记住!"他站在土台上大吼,"咱们是独立团,不是敢死队!能偷袭就不强攻,能智取就不硬拼!"

转眼到了深秋,根据地的庄稼都收完了。乡亲们按照计划开始转移:粮食藏进深山老林,水井投毒,道路破坏。孩子们被送到后方安全区,老人们则自愿留下当眼线。

这天傍晚,李云龙正在团部研究地图,铁蛋慌慌张张跑进来:"团长!哨兵抓住个可疑人物,说是...说是从县城来的!"

被押进来的是个瘦小的中年人,穿着破旧的长衫,看起来像个走街串巷的货郎。见到李云龙,他立刻从鞋底掏出一张小纸条:"李团长,地下党急信!"

纸条上的字迹潦草急促:"山本特工队己潜入根据地,化装成难民和晋绥军,目标首指独立团指挥部。"

李云龙脸色一变,立刻拉响警报。短短十分钟内,全团进入战备状态:警卫排封锁了团部周围所有路口,狙击手占领制高点,连炊事班都抄起了菜刀和擀面杖。

"老赵,"李云龙低声吩咐,"把那个假指挥部准备好,咱们给山本演场好戏!"

所谓的"假指挥部"设在老君庙两里外的一个废弃砖窑里。几个战士穿上干部服,假扮成参谋人员;电台天线高高竖起,还故意频繁发报;进出的人员络绎不绝,活像个真正的指挥中心。

李云龙则带着真正的指挥部转移到了一处隐蔽的地窖。这里原是老乡储存红薯用的,现在成了独立团的神经中枢。电台、地图、密码本一应俱全,甚至还有条秘密通道通往山林。

两天后的深夜,王喜武的暗哨终于发现了异常:一队"晋绥军"正悄悄接近砖窑,动作鬼祟,钢盔在月光下偶尔反光。

"是山本的人!"王喜武通过步话机低声报告,"至少二十个,都带着冲锋枪和炸药。"

李云龙冷笑:"放他们进去,等信号再动手!"

假指挥部里,"首长们"正在"热烈讨论",桌上的煤油灯照得人影幢幢。突然,几声轻微的"噗噗"声响起——是装了消音器的手枪!门口的哨兵应声倒地,十几个黑影敏捷地翻墙而入。

"不许动!""八路军军官"们"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