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能借来应急..."
"赵大人与我素无交情,如何肯借?"
彭胜安微微一笑:"下官与赵大人有些往来,或可一试。"
当夜,彭胜安带着一千两白银拜访赵知府。
两人密谈至深夜,最终达成协议:彭胜安以高出市价三成的价格"购买"官粮,赵知府则从中分得一半利润。
次日,大批粮食运抵军营,危机暂时解除。
周宽世大喜过望,拍着彭胜安的肩膀道:"胜安真乃我的左膀右臂!此事我定当禀报曾大帅,为你请功!"
然而好景不长,这批粮食在转运途中被太平军截获。消息传来,军营震动。更糟的是,有人举报彭胜安与赵知府的交易涉嫌贪污军饷。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周宽世大怒,立即召见彭胜安:"彭胜安!你可知罪?"
彭胜安跪在地上,额头渗出冷汗,但很快镇定下来:"大人明鉴,下官一心为公,绝无半点私心。这批粮食虽被劫,但下官已备好账目,每一文钱都记录在册。"
说着,他呈上一本精心准备的账册。账面上看,所有交易都合情合理,甚至还有赵知府的亲笔收据。周宽世翻阅良久,脸色渐渐缓和。
"起来吧。"周宽世叹了口气,"此事也不能全怪你。只是军粮被劫,该如何是好?"
彭胜安知道这是生死攸关的时刻,他咬了咬牙:"大人,下官愿变卖家产,再筹粮饷!"
周宽世大为感动:"胜安高义!只是..."
"大人不必忧虑。"彭胜安眼中闪过一丝精光,"下官在衡州有一批私粮,可解燃眉之急。只是需要大人手谕,方能顺利调运。"
就这样,彭胜安不仅化险为夷,还获得了周宽世亲笔签署的调粮手谕。
凭借这份手谕,他不仅调来了自己的存粮,还沿途"征用"了不少商家的货物,大发国难财。
事后统计,彭胜安实际筹集的粮食只有上报数量的一半,但凭借与军需官的勾结,账面上丝毫不露破绽。
更妙的是,由于他在危机中表现"出色",周宽世向曾国藩举荐他负责整个湘军南线的粮草供应。
咸丰十年,周宽世因战功升任湖南提督。随着地位的提升,彭胜安的商业版图也急剧扩张。
他不再满足于传统的粮食、布匹生意,开始涉足钱庄、当铺等高利润行业。
"东家,这是本月钱庄的账目。"新任账房先生恭敬地递上账本,"按您的吩咐,给各州县官员的'孝敬'都记在特别账上。"
彭胜安满意地点点头。此时的他已非昔日的普通商人,而是身着绸缎、腰佩美玉的"彭老爷"。
他在长沙最繁华的街道上购置了大宅院,家中仆役成群。
一天傍晚,彭胜安正在后院品茶,女婿刘连捷匆匆来访。
"岳父大人,出事了!"刘连捷神色紧张,"曾大帅要彻查军需账目,已经派了钦差前来湖南。"
彭胜安手中的茶杯微微一颤,但很快恢复镇定:"贤婿勿慌。此事我早有准备。"他拍了拍手,管家立即捧来一个锦盒。
"这是..."刘连捷疑惑地打开盒子,里面是一叠银票,每张都是一千两的面额。
"钦差大人远道而来,总得有些辛苦费。"彭胜安眯着眼睛笑道,"再说,咱们的账目天衣无缝,怕什么查?"
果然,钦差在湖南待了半月,不仅没查出任何问题,回去后还在曾国藩面前为彭胜安美言了几句。
从此,彭胜安的地位更加稳固。
随着时间推移,彭胜安的财富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他利用官场关系,垄断了湖南多个州县的盐引;通过女婿刘连捷的关系,插手长江漕运;甚至在一些偏远地区私设税卡,盘剥过往商旅。
咸丰十年春,彭胜安在长沙最豪华的酒楼设宴,庆祝自己四十岁生日。
湖南官场上有头有脸的人物几乎全部到场,连巡抚大人都派人送来了贺礼。
酒过三巡,周宽世拍着彭胜安的肩膀,醉醺醺地说:"胜安啊,想当年你刚到我麾下时,不过是个普通商人。
如今却成了湖南首屈一指的富豪,连我都得仰仗你啊!"
彭胜安连忙起身敬酒:"大人说笑了。下官能有今日,全赖大人提携。这杯酒,敬大人!"
众人哄然叫好,宴会气氛达到高潮。彭胜安环顾四周,看着这些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