庸撕破脸皮。
都要将胡惟庸给押进大牢了,要是不趁此机会除掉胡惟庸,只怕等胡惟庸自由之后,难免会做出一些干扰朝政的事情。
朱元璋看了朱标一眼,他幽幽问道:“标儿,难道徐彦祖就该死吗?你可知在我心中,十个百个胡惟庸都比不过一个徐彦祖?”
朱标闻言猛的抬头看向朱元璋,心中掀起惊涛骇浪。
他没想到朱元璋对徐彦祖的评价竟然如此之高。
可朱标毕竟没有见过徐彦祖,对徐彦祖的了解更多是停留在朱元璋等人的讲述。
因此觉得徐彦祖再怎么有才华,也不过似刘伯温那般而已。
如今大明朝百废俱兴,人才济济,似刘伯温一般的人才或许难找,可次一等的人才还是能找到的。
所以,朱标依旧坚持自己的想法:“父皇,机不可失,错过这一次,下次要铲除胡惟庸,只怕会牵连不少官员啊!”
朱标看的很远,凡是手握大权的官员,最终都是要和皇权产生摩擦的。
真要到了那个时候,胡惟庸身上背的可就不是通倭的罪名,而是谋反的大罪了!
朱元璋沉默半晌,方才对朱标问道:“标儿,莫非你以为仅仅是一个莫须有的通倭,就可以置胡惟庸于死地吗?甚至还要搭上徐彦祖的性命?”
“你信不信三日之内,大牢中必定会生出变故。一旦那个证人被毒杀,胡惟庸就会彻底无罪,淮西一派的官员总不至于连几天时间都拖不住吧?”
面对朱元璋的反问,朱标哑口无言,随后神色有些颓败。
“那依照父皇之言,这一次胡惟庸只能放,不能杀?”
见朱标一副泄气的样子,朱元璋淡淡一笑,胸有成竹道:“既然咱准备对胡惟庸动手,就不可能放他这样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