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凡笑了笑,指着远处城外的一片平坦荒地:“第一步,选址!这地方得离河近,方便运水和黏土;还得有空地,够建窑和堆砖坯。咱们先去瞧瞧那片地,合适的话,明天就动工!”
两人加快脚步,来到城外那片荒地旁。
寒风呼啸,地上覆着薄薄的雪,远处一条小河蜿蜒流过,河边有几棵光秃秃的柳树,枝条在风中摇曳。
林凡蹲下身,抓起一把土,搓了搓,满意地点点头:“这土质不错,黏性够,适合做砖坯。刘兄,这地方咋样?”
刘福贵环顾四周,搓着手道:“林兄,这地儿瞧着敞亮,离河近,运货也方便!就是有点荒,建厂得花点功夫。不过,咱福满楼有的是银子,荒地算啥?说干就干!”
“好!刘兄这魄力,我喜欢!”
林凡拍手,眼中闪着光芒,“那这地就定了!明天我让县衙派人来丈量,划好地界。刘兄,你回去准备银子和人手,招些壮劳力,专门负责挖黏土和搬运。建窑的事儿,我来找人设计!”
刘福贵拍着胸脯:“林兄,银子和人手包在我身上!壮劳力好说,马头县的庄稼汉多的是,给点工钱,保管干得欢!不过,这建窑咋弄?跟烧陶窑一样?”
“差不多,但规模得大!”
林凡比划着,“烧红砖的窑得够长够宽,能一次烧几千块砖。火候也得控制好,太低了砖不硬,太高了容易裂。回头我画个图纸,找几个老窑工来帮忙,保准把窑建得妥妥的!”
两人站在荒地上,寒风吹得衣袍猎猎作响,可他们眼中却燃着火光,仿佛已经看到了一座红砖厂拔地而起,吐出一块块火红的砖头,为马头县的未来铺路。
次日清晨,马头县的天空刚泛起鱼肚白,县衙后院已是热闹非凡。
林凡一身青布短打,袖子高高挽起,手里拿着一卷草图,正跟几个老窑工和县衙的书吏交代建窑的细节。
“诸位,这红砖厂的窑得建成长条形,内壁用耐火砖砌,顶上留排烟口,底下设火道,保证火力均匀!”
林凡指着草图,侃侃而谈,“窑身长二十丈,宽五丈,够烧五千块砖!火道得挖得深,炭火烧起来,热量得直冲砖坯!”
几个老窑工围着草图,频频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