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她

繁体版 简体版
进入她 > 刑侦档案:破案先锋 > 第27章 雨巷凶案(三)

第27章 雨巷凶案(三)

案情表面已然明晰:宋维是执行者,许源是推动者。,叁~叶\屋+ ~唔+错*内,容′而陈蕊——她是这场情感与心理战中最早就被瞄准的猎物。

可程望始终觉得,这起案件还没有彻底结束。

每一个真正意义上的闭环,不应只以“法律追责”来定义,而要在“动机结构”“执行过程”与“外部影响”上形成自洽。换言之:还有未解的因果链未被揭开。

?

雷涵从资料室走进来,手里拿着一只用牛皮纸袋封存的笔记本。

“陈蕊的妹妹把这本遗物交了上来,她是在整理遗物时发现的。说是姐姐的私人笔记,密码是她的生日——2001年10月1日。”

笔记本是一款早期的电子本,没有联网功能,内容保存在内置芯片中。程望戴上手套,缓缓翻开——第一页是带时间戳的日志:

【2025年3月2日】

今天宋维又堵我。说是想“谈谈感情问题”,我直接报警吓退了他。可他并不是最麻烦的那一个。

有些人更擅长不动声色地吞噬你。

程望抬眼。?狐.恋,雯¨穴- `耕^薪·嶵-哙`

“她并非第一时间将矛头指向宋维,而是‘有些人’。”他说。

雷涵点头:“继续往下看。”

?

【2025年3月10日】

他今天在办公室装作不认识我,可我知道他早已拿我的钥匙配过了。那天我回家,客厅的地毯被移位,杯子被擦拭得一尘不染。

他在表达一种‘我能来,也能走’的控制感。

宋维没有这种耐心。

再下一页,是一段极为压抑的描述:

【2025年3月17日】

我感觉自己每天都在走钢丝。

他开始劝我放弃举报宋维,说那只是“过激反应”,但我拒绝了。

第二天早上,我的车胎被割破。没人看见,但我知道,是他。

他曾说:“你如果离职,谁也不会在意你消失。”

我录了音。藏在那台旧手机里。

程望手指停顿了一下:“她确实留下了证据。”

“但手机不见了。”

“是许源毁的。”程望低声说,“他知道她录音了。”

?

刑侦工作中,关键物证的缺失是最难突破的困境。_完/夲_鰰?颤¢ \已`发+布_最.欣′彰.劫~但有时候,一个细节就能引出真相。

“查一下许源近期是否送修、丢弃过旧手机。”程望吩咐。

技术科反馈:他在案发前三天曾将一部2017年的翻盖机送至江州旧城一家电子维修铺,理由是“无法充电”。

维修店技师提供记录:机器型号、imei码,与警方提取的sim卡卡槽完全匹配。

“他借‘维修’之名控制手机下落。”雷涵说,“从头到尾,他都在铺设证据消失的路径。”

程望却摇头:“他不是毁灭证据。他是想知道她有没有真的录音。”

“你是说——他怕。”

“他怕她不止有录音。”

?

经过数据恢复专家长达48小时的破解与读取,警方最终在sim卡芯片上找到了部分录音缓存:

【录音片段一】

女声(陈蕊):我拒绝,是我的权利。

男声(低沉):可你不该让他也知道,你太不谨慎了。

女声:你想控制谁?宋维是你放出去的狗?

男声:你可以试试看,有谁相信一个情绪波动的女教师。

女声:我会让所有人听到你说这句话。

男声:那你最好准备好……在听到这句话之后永远闭嘴。

雷涵听完,久久未语。

“这个声音可以确认是许源。”程望缓缓道,“他没有动手杀她,却塑造了一个杀人环境。”

“他的每一步,都为宋维铺路。”

?

法医精神科对宋维的诊断结论是:边缘型人格障碍,自控力缺陷严重,但作案时具备刑事责任能力。他被激怒、被操控、被释放——但这并不意味着他无辜。

而许源——他是那根不断拨动猎犬链条的人,明知对方早已疯癫。

检方最终以“教唆杀人未遂”及“证据毁灭”“非法侵入住宅”等多项罪名对许源提起公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