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岁的张承山举起那张照片,上面的影像正在变化——暗金细线反过来缠绕住了父亲。\”你忘了最重要的规则。\”孩童的嘴角流出暗红色的液体,\”观测者永远不能成为实验对象。\”
一阵刺眼的白光过后,张承山发现自己跪在真正的青森街站台上。末班地铁早已驶离,晨雾中只有清洁工在远处打扫。他的衬衫被汗水浸透,右肩的伤口奇迹般愈合了,只留下一个极浅的疤痕。
\”需要帮忙吗?\”
清洁工推着垃圾车走近。当张承山抬头时,手中的硬币眼球突然滚落在地——清洁工戴着口罩,但露出的那双眼睛,瞳孔是完全的镜面材质。
\”你的东西掉了。\”清洁工弯腰捡起眼球硬币,递过来的手腕内侧有一道钥匙形的疤痕,\”下次记得保管好记忆凭证。\”
地铁站广播突然响起:\”温馨提示,镜之线列车即将进站,请乘客\”
张承山踉跄着跑出站口。朝阳下的青森街看起来平凡无奇,只有他注意到几个诡异的细节:面包店的橱窗倒影里有个穿病号服的人影;邮筒投递口内闪烁着暗金光芒;还有路边水洼中,始终有个背对他的黑雨衣身影。
在最近的电话亭里,他拨通了相册背面记着的号码。接通的是个带着电流杂音的女声:\”白塔研究所记忆诊疗部,请问需要什么帮助?\”
张承山挂断电话,在退币口摸到一张折叠的纸条。展开后是一份泛黄的实验日志:
项目:记忆嫁接
编号:e-1417
状态:觉醒中
处理方案:若在第七日仍未能回收,启动净化程序
纸条背面用血画着一个倒计时:6天23小时59分。秒数正在他眼前不断减少。
电话亭的玻璃突然映出两个倒影——穿白大褂的父亲站在他身后,正将手术刀抵在他脖子上;而更远处,七岁的自己举着相机,闪光灯已经亮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