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东的旗帜。
就在这时,一艘快船自南岸驶来,正是得到捷报后匆匆赶来的孙韶。
“哈哈哈!叔武!道遵!好!干得漂亮!”
孙韶人未至,声先到。
他大步流星地走进中军大帐,脸上洋溢着毫不掩饰的赞许和兴奋,用力拍着孙桓的肩膀。
“奇袭果断,指挥若定,临阵斩将,一气呵成!好!不愧是我孙家虎子!此战足以扬名!”
面对堂兄的盛赞,孙桓只是谦逊地抱拳行礼:
“堂兄过誉了。此战侥幸,全赖将士用命,更赖堂兄提供船只兵甲,以及……魏军疏于防备。”
他语气平和,将功劳归于众人,毫无居功自傲之色。
孙韶看着孙桓平静无波的眼神,听着这番谦逊得体的话语,心中那份惊异更甚于周循。
如此年轻,立此大功,竟能保持如此清醒的头脑和谦逊的态度?
此子心性,远非常人可比!
他心中对孙桓的评价,瞬间又拔高了许多,隐隐觉得此子日后成就,恐怕真的不可限量。
寒暄过后,孙桓与周循引着孙韶来到大帐内悬挂的江北布防图前。
地图上,曹魏的势力范围清晰标注,各处要塞、驻军一目了然。
孙韶收敛笑容,目光如炬地指向地图:
“叔武,江都津已下,下一步如何打算?愚兄在京口坐镇多年,倒有一条水路可资利用。”
他粗壮的手指沿着一条蜿蜒的河道向北划去。
“此乃邗沟!连接长江与淮河,乃漕运要道。我军可由此水路北上,直插淮河!经高邮湖入淮,兵锋直指淮阴!”
他顿了顿,详细分析利弊:
“此路之利,在于能充分发挥我江东水军之长,避开陆路与魏军铁骑硬撼。且水路运兵运粮,相对便捷。”
“然其弊端亦明显:其一,邗沟年久失修,曹魏疏于维护,淤塞严重,大船难行,通行能力有限;”
“其二,淮阴乃江北重镇,有重兵把守,早已要塞化,尤其是那座淮阴石鳖城,依山傍水,易守难攻!强攻此处,必是一场硬仗,伤亡恐难预料。”
孙韶将路线的优劣剖析得极为透彻,说完便不再言语,只是用充满探究和期待的目光看向孙桓。
他想看看,这位刚刚证明了自己勇武与指挥能力的堂弟,在战略谋划上,是否还能给他带来惊喜。
孙桓没有说话,他的目光紧紧锁在布防图上,眉头微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