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她

繁体版 简体版
进入她 > 穿越1800年 > 第236章连防连保

第236章连防连保

为了断绝起义军与百姓之间的联系,皇帝陈兴下了一道狠辣的诏令——“连防连保”。.d~1\k!a*n¨s-h-u¢.¨c′o?m/十户人家编为一保,若其中有一人私通起义军,其余九户不举报就都受牵连,格杀勿论。此令一出,村寨之间顿时风声鹤唳,人人自危。

夜晚的村落不再有炊烟袅袅、鸡犬相闻的温情,取而代之的是紧闭的门户和低语中的猜忌。白日里还在田间谈笑的邻里,如今却彼此提防,生怕一句无心之言被曲解,便成了斩头灭门的罪证。

官府在各乡设了告密亭,贴出告示:凡举报有人投靠起义军者,可得那户家产之半,另赏银千元;若属诬告,则举报者反坐其罪,以儆效尤。\鸿-特¨晓`税′惘_ *醉′新?璋?结\庚_薪·筷-

这一纸告示,像一把悬在头顶的刀,割裂了原本淳朴的人情。有人因贪念而动,也有人因恐惧而疑。张家的儿子盯上了李家的粮仓,王婶对隔壁寡妇的夜行起了疑心,连孩童嬉戏时提到“山贼”二字,都会被大人捂住嘴,惶恐地望向西周。

村口的老槐树下,曾是村民们乘凉议事的地方,如今空荡无人。偶尔有人路过,也是低着头匆匆走过,仿佛怕被风吹来的几句闲话缠上身。老槐树的树皮上钉着一张泛黄的告示,墨迹己有些模糊,但那“和起义军联系杀全家”的字样依旧刺眼,仿佛在无声地警告着每一个驻足观看的人。.小?税,宅. ·冕*废·悦?黩,

而在山中,起义军的日子愈发艰难。往日送饭送衣的百姓,如今避之唯恐不及。探子回报的消息越来越少,联络点一个个失联,粮食补给几近断绝。首领坐在营帐中,望着地图上逐渐缩小的活动范围,眉头紧锁,拳头重重砸在案几上。

他年近五旬,鬓角己有霜白,眼神却依旧锐利如鹰。他的手指沿着地图上的山路缓缓滑动,仿佛在寻找一条未曾被封锁的生路。营帐外,北风呼啸,夹杂着雪粒拍打帐篷的声音。士兵们蜷缩在角落取暖,火堆微弱的光映照在他们脸上,透出疲惫与不安。

“不是他们变了。”首领低声喃喃,“是这世道逼得他们不敢再信。”

他曾亲眼见过一位农妇将最后一碗米粥送给伤兵,自己饿得面色发青。也曾听闻一对父子为掩护义军战士,双双被官兵斩首示众。他知道百姓并非无情,而是这份情义太沉重,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来。

夜深时,他独自走出营帐,仰望天际稀疏的星辰。山风凛冽,吹得他衣袍猎猎作响。他想起自己起事之初,那些举着火把跟在身后的乡亲们,他们的眼神里满是希望与信任。如今,那些火把早己熄灭,化作尘埃埋进泥土。

他低头看着手中一封刚送到的情报,上面写着:“三日前,赵家庄十三户人家因藏匿义军探子,尽数处斩,孩童充军,女子入营为奴。”字字如针,扎在他心头。

远处传来一声狼嚎,划破寂静的夜空。首领长叹一声,转身回帐。他知道,这场仗还未结束,但人心己失,胜算渺茫。

不是战败,而是制度碾碎了希望。

不是背叛,而是恐惧压垮了信念。

他轻轻合上情报,眼中闪过一丝决然。或许,真正的敌人从来就不是朝廷的军队,而是这无形的铁网,将百姓与义军隔绝成两个世界。一个在泥泞中挣扎求存,一个在高墙内冷眼旁观。

而他,只能继续前行,哪怕前路无人相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