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为什么要生气?”
“郭秋颜装可怜说你不放过她。”
盛矜玉秀眉微挑。
郭秋颜休学一个月后又求着回来上课,她说上大学不容易,不能轻易放弃,否则一生就毁了。
于是回学校,然后遭受同学议论指点,她被各种冷嘲热讽,还有人断言,盛矜玉一定会报复。
然而盛矜玉很忙,她没空搭理不相干。
而3班的学生想和盛矜玉组队做研究。
盛矜玉拒绝,她说我不和伤害过我的班级一起组队。
为此有人长篇大论说,科学无班级,我们都在探索未知,不该圈地自盟。
就此,一场是非对错思辨激烈展开。
正方是觉得盛矜玉小题大做,缺乏科研精神。
且问是不是一个人犯了错,她这辈子就没有改过自新的机会?
为什么要因为小事而决断一个人的一生?
那何谓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反方辩驳:犯了错,不好好修行悔悟,还无中生有算那般善莫大焉?
什么叫小事,是你们霸凌是小事,然后受害的人被伤害,她吃过的苦就不算是事?
或者你们习惯性犯错,还要求得到宽恕并抬举,如果不抬举你们,便要指责无过错一方,空口断定人家是坏人,还不讲理说怎么能这么对待我,甚者抗议以求主张?
并得出受害者不得有任何意见,如有就是圈地自盟?
以及设立科学无班级,立意自以为高大上,实则在践行我弱我有理?
那假如我抽你两巴掌,然后再跟你说对不起,哪怕把你打聋了,你也要接受我道歉,并且不要追究任何,也不要谈论补偿,是这样吗?
正方让严谨交流,不可带有情绪。
反方问,“正方是在装聋作哑吗,是不记得3班当初如何对待盛同学,是以为时间长了,过往恩恩怨怨就和解?”
“或者说盛同学不追究,那你们就无罪可究?”
“被欺负过的人,她被伤害的时候,你们如何狰狞?”
“如今后悔,想一笑泯恩仇,世上有这么便宜好事麽?”
“若然我也做尽坏事,接着认错说对不起,还装着可怜兮兮,这样显得当初被伤害的人不够大度?”
“犯错的人没有被法律制裁,也不受道德约束谴责,就是要说全世界以你为中心吗?”
正方说,“郭秋颜回学校后,她受到同学冷嘲热讽,被全班排挤,她精神崩溃,这不是在把人往绝路上逼吗?”
反方问,“谁逼她了,那不是她该吗?她霸凌别人的时候,有想过被霸凌者会走上绝路吗?”
“那为什么针对郭秋颜,沈时雨也也有责任,但现在只有郭秋颜被指责。”
“那就是你们自己的问题了,正方不去问责知错不改之人,竟有脸要求受害者站出来主持公道,正方是在正确使用宁得罪君子,不得罪小人的处事准则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