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她

繁体版 简体版
进入她 > 子夜异闻 > 第51章 《十世承负》

第51章 《十世承负》

**第二世:** 画面中一个屠夫(李承业的二世祖),性情暴虐,虐杀牲畜取乐,甚至对老弱病残亦拳脚相向。**“此为八恶!暴戾恣睢,虐生欺弱,其恶积于‘凶煞之气’!”**

* **第一世(李家迁居此地的始祖):** 一个落魄书生(始祖),为求功名,竟剽窃恩师呕心沥血之作,害得恩师气绝身亡。**“此为九恶!忘恩负义,欺师灭祖,其恶积于‘道义之崩’!此为承负之根!”**

玉册翻动,十世画面流转,每一桩恶行都清晰无比,罪孽如同黑色的藤蔓,从始祖开始滋生蔓延,缠绕着后世子孙。判官的声音如同洪钟大吕,震得李承业魂体颤抖:

“李承业!**《太平经》有云:‘承负者,天道循环之常理也。前人行恶,后人无辜受其过责;前人积善,后人亦蒙其余荫。’** 你李家自始祖起,九世之中,或大奸大恶,或小奸小恶,其行虽隐,其心已污!所积不善之业,层层叠加,如污浊之流,汇入家族血脉气运之中!**‘十世一周’,承负之期已至!** 此三载灾厄,田毁父亡母丧,乃至你幼女垂危,皆是这九世不善之业,累积至第十世,由你父、你母、你女与你共同承受!此乃天道承负,报应不爽!”

李承业如遭雷击,看着玉册上那些面目模糊却作恶多端的先祖,再看着怀中痛苦不堪的女儿魂影,一股寒意从脚底直冲天灵盖!原来如此!原来那些看似遥远的祖先,他们的每一个邪念,每一次恶行,都如同投入命运长河的石子,激起的涟漪竟能跨越百年,最终重重地拍打在后代身上!他李家何曾无辜?他们承受的,正是祖先种下的苦果!

“仙官!仙官开恩啊!”李承业涕泪横流,拼命叩头,“小女囡囡才三岁,她何罪之有?!求仙官垂怜,放过她吧!那九世之恶,小人愿一力承担!纵使魂飞魄散,永世不得超生,小人也甘愿!”他看向玉册上祖父囤粮时冷漠的脸,高祖构陷同窗时得意的笑,二世祖虐杀生灵时的狰狞……那些隔世的罪孽,此刻却像沉重的山峦压在他心头,让他窒息。

判官看着他绝望而真诚的哀求,古井无波的眼神似乎有了一丝极其微弱的波动。他手指在玉册上一点,画面流转,定格在昨日黄昏:李承业拖着疲惫的身躯从镇上抓药回来,路过村口破败的土地庙时,看到一个衣衫褴褛、饿得奄奄一息的老乞丐蜷缩在墙角。李承业摸了摸怀中仅剩的、准备给囡囡买糖的两个铜板,犹豫片刻,最终叹了口气,走进旁边的小店,买了一个最便宜的粗面馍馍,又向店家讨了碗温水,送到老乞丐面前,还帮他把掉落的破碗扶正。

“此一念之善,一行之仁,虽微末如萤火,却是你李家十世浊流中,一点难得的清泉。”判官的声音似乎缓和了一丝,“**《易经》曰:‘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承负虽重,天道亦不绝人之路。善念善行,可消减承负之戾气,或可转祸为福。”

判官袍袖一挥,一股柔和的力量托起李承业:“归去吧!此女之生机,系于你一念之间。**‘十世一周’之承负大厄已显,然并非绝路。汝当谨记:尔之一念一行,不仅关乎自身,更牵连后世子孙!从今而后,日行一善,广积阴德,或可化解祖上积愆,为后世子孙留一线生机。若再行差踏错,则承负循环,永无止境,李家血脉,终将断绝于尔手!切记,切记!诸恶莫作,众善奉行,非独为己身,更为后世计!**”

李承业猛然惊醒!冷汗浸透了他的后背,怀中囡囡的呼吸微弱得几乎感觉不到,但小脸似乎没那么滚烫了。祠堂外,天色微明。

那梦中的情景历历在目,先祖的恶行,判官的话语,如同烙印般刻在他的灵魂深处。他不再是那个懵懂无知、只知怨天尤人的农夫了。他明白了“承负”二字的千钧之重!

李承业抱着囡囡冲出祠堂,心中只有一个念头:行善!救人!为女儿,也为李家那尚未可知的后世子孙!

他疯了一般跑到镇上,逢人便问哪里有需要帮助的孤寡老人、贫苦病人。他拿出家中最后一点值钱的物件变卖,换了钱粮,分给村中最穷困的几户人家。他日夜守在囡囡身边,细心照料,同时不顾疲惫,主动帮邻居修缮被雨淋坏的屋顶,照顾无人看管的孩童。他不再计较得失,心中只有一个执念:积德!赎罪!化解那沉重的十世承负!

说来也怪,自那日起,囡囡的病情竟奇迹般地开始好转,虽然缓慢,但高烧渐退,小脸上也恢复了一丝血色。更奇的是,李承业在帮邻村一位病重的孤寡老人请医送药时,那老人临终前,竟颤巍巍地指着床下一个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