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站在警局天台上,夜风呼啸,吹得我警服猎猎作响。+二^捌_看*书~旺- ¨已_发!布_蕞/辛~璋-劫·手里攥着那张照片,0317-b的门牌号在月光下清晰可辨。
身后传来脚步声,年轻警员的声音再次响起:“队长,技术组恢复了苏倩社交账号的一段加密留言。”
我转过身,接过他递来的平板电脑。
屏幕上是一段模糊的视频片段,只有短短几秒。画面里是苏倩,她坐在一个昏暗的房间里,神情紧张,背景中隐约能看到一面墙上的钟表,指针正在缓缓逆时针转动。
“如果你们看见时间逆行,请不要回头。”她的声音颤抖,“他们会知道你来了……”
我屏住呼吸,心跳加快。
这不是第一次听到这句话。
林婉儿案的卷宗里,有一份未归档的调查笔记,正是三年前爆炸案后被封存的物证之一——里面也提到过类似的话。
我猛地转身,大步走向楼梯口。
“通知专案小组,明天早上八点开会。”我说得急促,“我要所有关于苏倩失踪案的资料,包括监控、通信记录、社交平台数据,还有……”我顿了一下,“查一下三年前林婉儿案的所有物证清单。`s,w¨k~x¨s_w/.,c~o^m¨”
年轻警员愣了一下,“可是那个案子不是已经结了吗?”
“它没有结束。”我头也不回地冲下楼,“只是被掩盖了。”
---
第二天清晨,会议室里弥漫着咖啡和打印纸的味道。
我将两份案件的照片并排贴在白板上。
林婉儿和苏倩,年龄相仿,发型相似,甚至连失踪前最后出现的地点都惊人地接近。
“两位受害者都没有挣扎痕迹。”我指着投影屏幕,“现场也没有打斗或拖拽的迹象,但她们的手机信号都在同一区域彻底消失。”
老周翻看着手中的文件,“你说的异常物品清单我已经调出来了。”
他打开一份电子文档,“这里有个奇怪的条目——编号a-307,物品描述为‘座钟(型号未知),疑似与天文馆爆炸装置存在关联’。”
我立刻打开自己的笔记本,调出昨晚拍下的座钟照片。
“这就是它。”我的声音有些发紧,“它的编号,和这份清单完全一致。+m_i!j+i~a_s~h,e`._c+o!m/”
众人哗然。
“这意味着什么?”一名刑警皱眉。
“意味着这起失踪案,可能不是孤立事件。”我扫视众人,“有人在重复三年前的作案手法,甚至故意留下相同的线索——他们在引导我们。”
---
我回到办公室,盯着桌上那本苏倩的笔记本。
一页页翻过去,每一行字都像是某种密码。
“时间会带你回到最初的地方。”
“不要相信钟表。”
“他们一直在看着你。”
我越看越心惊。
这些话不像是普通的日记,而更像是一种警告,或者……测试。
我拿出手机,拨通了老周的号码。
“帮我查一件事。”我说,“三年前林婉儿案的物证室,有没有其他类似的座钟被登记?”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
“没有。”老周低声说,“只有一个。”
“那就对了。”我喃喃道。
“什么?”
“说明这个座钟……不是当时爆炸案的产物。”
“什么意思?”
“意思是,它早就存在。”我合上笔记本,眼神坚定,“而且,它一直跟着我们。”
---
下午两点,我带着技术员重新查看公园监控。
一帧一帧地放,直到我在一段模糊的画面中捕捉到一个身影。
一个戴兜帽的男人,站在凉亭不远处,似乎在观察什么。
他停留了整整三分钟,然后悄然离开。
“放大。”我示意技术员调整画面。
男人的身影出现在画面边缘,身形瘦削,步伐稳健。
“比对一下三年前林婉儿案的监控。”我低声说。
技术员快速调出旧案录像。
画面中,同样的位置,同样的时间段,同样一个人影。
“是他。”我咬牙,“三年前他就出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