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胡适日记,1916年9月22日、10月23日;唐德刚:《胡适杂忆》,第240页。!白\马!书.院* ~勉_沸¢悦¨黩¢
[21] 《胡觉致胡适》(1911年夏),《安徽史学》1989年第1期,第78—79页。
[22] 《胡母致胡适》(1913年7月7日),《安徽史学》1989年第2期,第82页;胡适《先母行述》(1921年6月),《胡适文存》卷四,第240页。
[23] 《胡母致胡适》(1912年6月18日),《安徽史学》1989年第2期,第79页;胡适日记,1923年5月30日。
[24] 胡适日记,1917年6—7月之“归国记”。
[25] 胡适日记,1915年9月21日。
[26] 周明之:《胡适与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选择》,第257页。
[27] 胡适日记,1917年6—7月之“归国记”;余英时:《中国近代思想史上的胡适》,第17页。
[28] 胡适日记,1915年5月28日、2月18日。
[29] 胡适日记,1914年1月25日、11月10日,1915年2月3日。
[30] 胡适日记,1915年5月28、29日。
[31] 唐德刚:《胡适杂忆》,第80页。′兰?兰_闻.血. ?埂/薪?最-全.
[32] 胡适日记,1911年3月12日。
[33] 胡适日记,1912年10月15、16日,1913年10月9日。
[34] 《口述自传》,第38页;胡适日记,1911年4月8、13日。
[35] 胡适日记,1911年5月11日、6月12日;《口述自传》,第119页。
[36] 余英时:《中国近代思想史上的胡适》,第19—20页;胡适日记,1911年5月11日、6月3日、7月12日、8月25日、7月11日。
[37] 胡适日记,1911年4月15、21日,5月7日;《胡母致胡适》(1914年10月15日),《安徽史学》1990年第1期,第73页。
[38] 《胡适致母》(1914年5月2日),《安徽史学》1989年第3期,第79页;胡适日记,1914年1月29日,5月9日。
[39] 胡适日记,1914年5月31日、7月16日。
[40] 参见胡适日记,1914年6月1—12、20日。
[41] 本段与下段均参见胡适日记,1914年6月7日,下段并见8月16日日记。
[42] 胡适日记,1914年8月10日。!我′得?书¢城¨ `最_歆?璋!結`哽*欣,快~
[43] 胡适日记,1914年9月13日、6月30日,1925年9月日记中所附“南行杂记”,1926年8月23日及所附根内特同年3月5日致胡适信。
[44] 胡适日记,1914年7月12日、6月9日。
[45] 胡适日记,1914年9月13日,1915年2月22日、1月27日。
[46] 胡适日记,1915年2月14日、1917年4月11日、1914年8月14日。
[47] 胡适日记,1916年6月9日;《谈话录》,第143页;余英时:《中国近代思想史上的胡适》,第22页。
[48] 胡适日记,1917年1月27日;余英时:《中国近代思想史上的胡适》,第22页。
[49] 《口述自传》,第51页;《胡适致任鸿隽》(1916年7月26日),收在1916年7月30日胡适日记。
[50] 胡适日记,1915年8月29日。
第五章 关怀:民族主义与世界主义
如果说留学七年是胡适“一生思想和志业的定型时期”,他在这段时间究竟选择了何种志业呢?换言之,他“讲学复议政”的打算是为了什么?如果说胡适选择的志业是要为中国再造文明,为中国造不亡的远因,而最终使中国达到能与欧美国家平等的地位,大概没有人会反对。那么,他又形成了什么样的思想呢?许多人会说胡适是个自由主义者,终生为在中国实现自由主义政治而努力。他接受了现代自由主义是毫无疑问的,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