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她

繁体版 简体版
进入她 > 中外科学家发明家丛书 > 第95章完结

第95章完结

1843年,孟德尔结束了奥尔米茨大学的学习,进入了布隆的圣·托马 斯·奥古斯丁修道院,做了一名传教士,几年后,升任神父。*零^点-墈+书· !哽?歆·罪\全~孟德尔虽以宗 教为职,但对神学并没有多大兴趣,把时间放到了生物学、气象学、地质学 等自然科学上。1851年,孟德尔被修道院院长送到了维也纳大学,系统学习 物理、化学、数学、动物学、植物学和昆虫学等自然科学知识。

1853年,孟德尔结束维也纳的学习,回到修道院,继续他在小花园内进 行的一些植物的遗传学实验。

孟德尔想要解决的问题现在看来似乎并不复杂,他希望弄清楚植物的形 态和花的颜色等是根据什么法则传递给后代的。也就是说,生物性状的遗传 是否有规则可循?以前许多人的实验似乎已经看到一些有规律的结果,但 是,究竟是什么规律,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有规律的现象?这些问题成了生物 学家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

1856年的春天,孟德尔在修道院的植物园中新开了一块废弃不用的荒 地,栽种了豌豆、菜豆、玉米、草莓等,还饲养了蜜蜂、家鼠等小动物,以 便从中挑选能进行动植物遗传杂交试验的材料。^欣¨捖`夲*鉮?戦\ /更`鑫`最^全~经过许多次的实践和多年来 的经验,孟德尔选中了豌豆。

孟德尔挑了22个性状稳定的品种,又选出7对可以明显区分的性状,如 黄色和绿色的叶子,高茎和矮茎,光滑种子和皱皮种子,豆荚饱满和不饱满 等等。他将具有成对不同性状的豌豆进行人工杂交 (例如高茎×矮茎,圆粒 ×皱粒等),然后把杂交产生的第一代杂交种再相互交配,并详细记录它们 的“子孙”的各种性状。年复一年,冬去春来,每天他都要全神贯注、小心 翼翼地观察着这个实验。

有一天,孟德尔的好朋友气象学家耐塞尔教授来到修道院,经过一番愉 快交谈后,耐塞尔问:“听说你正在进行一项豌豆试验?”“是啊!今年已 是第三个年头了。”“能让我参观一下吗?”“正要您指导!”

孟德尔从维也纳大学结束学习回到布尔诺后,受聘为布尔诺高等技术学 院助教,主要教物理和生物。在学院中,这位30多岁,学识渊博,待人谦和 的有着胖胖圆脸的青年教师很快获得了教授们的好感。-暁.税¨宅~ \首`发-耐塞尔教授尤其喜欢 这个勤奋、厚道的年轻人。他们经常在一起讨论交流各自不同领域中的研究 体会。今天,耐塞尔提出要看一下豌豆试验,正是孟德尔求之不得的事情。

他们穿过一条长长的林荫道,绕过那五彩缤纷、香气袭人的花圃,来到 了一块狭长的、种满了豌豆的园地。这是一块约35米长、7米宽的土地,并 不肥沃,但一排豌豆却长势喜人。

“你看,就是这些豌豆,长得多好!”孟德尔喜滋滋地指着一串串嫩绿、 饱满的豆荚夸耀说。

“你已经搞了三年了,花了这么多精力,究竟要得出什么结果呢?”耐 塞尔问道。

“我准备年复一年地观察这些豌豆的子子孙孙们,通过实验找出植物遗 传的规律性。”孟德尔回答并进一步解释道:“简单讲,就是要回答一个问 题,为什么一代又一代的植物会形成千姿百态的形状和颜色。”

孟德尔的实验前后历时8个年头。据统计,在整个实验过程中,他一共 栽培了数以千计的豌豆植株,进行了350次以上的人工授精,挑选了一万多 颗各种性状的种子。

艰辛的劳动终于换来了成功的硕果,豌豆实验证实了孟德尔所预想的结 论。此时,为了证实豌豆实验的结论有着普遍意义,治学严谨的孟德尔又用 玉米、菜豆等植物品种作了重复,直到证明豌豆试验的结论可从特殊推广到 一般。

1865年,孟德尔发表其历时8年累积起来的实验结果的时刻终于来临 了。也许是因为其内容太丰富,罗列的数据也太繁琐,报告分两次在2月8 日和3月8日的布尔诺自然科学会的例会上宣读。会场设在布尔诺高等技术 学校,这是一幢石头建造的四层楼房。

2月8日的傍晚,天气晴朗。体态稍胖、体格健壮的孟德尔戴着绸质的 大礼帽,披着长长的修道士黑礼服上衣,迈着庄重的脚步来到了会场。因为 这是自己教书的学校,所以心情是平静的。

会场里聚集着大约40多位听众。有天文学家、植物学家、化学家、医学 家等。会议主持人是孟德尔的好朋友,研究会秘书长耐塞尔教授,多少年来, 他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