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她

繁体版 简体版
进入她 > 蒙古另类史:超级帝国 > 第36章完结

第36章完结

当时可以有两套方案,一种是在原来金都所在旧址上重建,另一种是重新选址进行重建。¨齐^盛^暁`税·王* _追*嶵.辛*章^踕/在忽必烈的敦促下,刘秉忠仔细对金都的旧址进行了勘查,最后,他是决定在金中都故城的东北方,以金代行宫大宁宫为中心(今北海公园),营建一座新都城。其原因是金中都城已于1215年被成吉思汗的大军摧毁,无法利用。

同时,大宁宫未遭破坏,忽必烈数次前来燕京时,都曾在琼华岛上的广寒殿暂住;另外,金中都故城缺少充足的水源,当年金中都的莲花池和莲花河水系即不敷使用,而新城址可以利用玉泉山和高梁河的水系,并且当时著名的水利专家郭守敬已在1262年着手规划此事;并且另建新城,可以不受旧城束缚,能按理想放手去规划。

元大都建设的思想理念,刘秉忠参用了儒家经典《周礼·考工记》中“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每边开三门),国中九经九纬(城中干道九纵九横),经涂九轨(纵向的干道可并行九辆马车),左祖右社,面朝后市”的理想描述。¨3*叶-屋? !埂*鑫`最?哙¨这就像现在要举办或者策划一个活动一样都得有一个理念及主题。那时的城市设计就已经把这个概念贯穿到整个城市建设中去了。

公元1267年元大都的建设开始动工,历时20余年,完成宫城、宫殿、皇城、都城、王府等工程的建造,形成新一代帝都。但是,由于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诏令规定,迁入大都新城必须以富有者和任官职者为先,结果大量平民百姓只得依旧留在中都旧城。在当时人的心目中旧城仍是重要的,通常把新、旧城并称为“南北二城”。

就建筑学成就而言,元大都堪称享誉中、外的建筑学艺术瑰宝。元大都城在技术方面的主持设计与参与建设者,是来华穆斯林建筑学家亦黑迭儿丁。难以想象,这位建筑学家竟能够运用中国传统的建筑学特色,结合世界上先进的建筑学风格,设计出格局宏大、规划严整,与自然和谐相融的元大都。参与元大都设计、建设的,还有一大批专家、学者、能工巧匠。

大都新城的平面呈长方形,周长28.6公里,面积约50平方公里,相当于唐长安城面积的五分之三,接近宋东京的面积。-咸_鱼+看-书^罔` \耕-歆?罪\哙`元大都道路规划整齐、经纬分明。考古发掘证实,大都中轴线上的大街宽度为28米,其他主要街道宽度为25米,小街宽度为大街的一半,火巷(胡同)宽度大致是小街的一半。由于城市轮廓方整,街道笔直而规则,使城市格局显得格外壮观。

元大都建成后,成为当时世界上最为宏伟繁荣的城市,根据文献记载,仅赋役人口就有约40万。推测当时大都城市人口近百万人。元大都从城市建筑规模之雄伟恢宏、建筑工艺之精美壮丽、商业贸易之繁华发达以及东西文化交流之丰富多彩,都是当时世界上其他城市所难以相比的,是13世纪世界上最大的城市。

一些欧洲旅行家也不远万里慕名而来,有的还写下了游记。著名的旅行家马可·波罗在他的游记中用了许多篇幅和形容词赞叹大都之繁华。如“宫殿之大,前所未闻”;各种建筑“巧夺天工,登峰造极”;艺术作品“金碧辉煌,琳琅满目”“凡世界上最为稀奇珍贵的东西,都能在这座城市找到”“出售商品之多,是世界上任何城市所不能相比的。”

另一位意大利传教士约翰阿拉的《大可汗国记》中,也认为大都的“货物种类,较罗马、巴黎为多,蕴藏金银宝石尤富。”难怪当时的西方人读到这些游记后,会对中国和大都惊羡不已,以至掀起了寻找东方航路的热潮。

大都城最繁华的地方要数全城的中心钟鼓楼一带。这里西濒南北大运河的终点海子,南来的商船聚泊在这里。沿岸歌台、酒楼遍布。钟楼的附近有米市、面市、缎子市、毛皮市等,而西城羊角市一带还有羊市、马牛市、骆驼市。甚至附近还有专门贩卖驱奴的人市。中都旧址虽日趋冷落,然道观寺庙却仍然香火盛行。每年正月十九京城的居民纷纷来白云观游玩,称之为“燕九节”或“安邱节”,届时人流拥挤,摩肩接踵,热闹非常。

为了保证京城的粮食需求,元朝政府开通了海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