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马可·波罗游记》还记录了许多当时元朝民间人们生活的一些状况。-衫′巴?看_书/网^ ^醉′歆`蟑*洁¢耕-辛~快?这些也都让当时的欧洲人惊讶的目瞪口呆。欧洲人视胡椒为奢侈品,杭州人每天却消耗4740公斤,这在欧洲根看来才是真正的“人间天堂”。另外,马可·波罗还讲述到城内有石桥1万2千座之多,桥下都可通大船。试想,身为水乡之都的威尼斯人,听到这个消息定会投来不服气的目光
游记中提到的亚洲城市超过100个,叫欧洲人吃惊的描述还很多,例如他说看到了喷油的泉(巴库的油田)、可燃烧的石头(煤)、用轻巧的纸张来作货币(钞票)……当时的铁匠奇劳洛在听完后说:“他打死也不信大家卖命工作,都为了铜币或银币,给一张纸,谁肯收呢?”
《马可·波罗游记》所承载的内容是丰富而详实的,它不仅给欧洲人带来了太多的惊讶,更给整个西方社会带来了中国富裕强大和文明昌盛的信息。这在欧洲引起无穷的联想和震动,它带给欧洲人一片全新的知识天地。.3\巴^墈~书*罔¢ ?首`发.游记打破了很多猜疑和宗教谬论,激起欧洲人对东方的向往,自此两大洲的距离,才开始拉近。
许多中世纪很有价值的地图,都是参考游记制作而成的。同时马可·波罗的游记对15世纪左右欧洲航海事业的发展,也起了促进的作用,当时一些著名的航海家和探险队的领导人曾经读过马可·波罗的书,并从中得到巨大的鼓舞和启示,激起他们对于东方的向往和冒险远航的热情。
欧洲后世不少伟大航海家受到马可·波罗的鼓舞和启发。事实上,美洲大陆的发现是一个意外,因为游记的忠实读者哥伦布原本的目的地是富庶的中国。当时欧洲人相信,中国东面是一片广阔的大洋,而大洋彼岸,便是欧洲老家了,可没想到的是欧洲人从此发现了一个他们可以利用的更大空间——美洲。
从另一个角度说,正是有了这本《马可·波罗游记》,在东西方文明的天平上,倾斜角度开始倒转。不管威尼斯以至整个欧洲有没有受骗,他们“哥伦布改变地理,马可·波罗改变历史”的说法是绝对真实的。.五¢4.看?书/ ,庚?新/嶵¨哙_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刘佳楠把马可·波罗及《马可·波罗游记》上升到了更高的层面来对待。刘佳楠认为:马可·波罗是不是把中国面条带回意大利并形成意大利通心粉也许是无关紧要的争论,就像菲亚特汽车或空中客车飞机同中国制造业的关系一样,到底有多少零部件产自中国越来越难以说清。随着中欧文化交流发展和中国工业合作不断深化,总有一天马可·波罗将会发现,他的故乡同他的第二故乡——中国之间正在多姿多彩的世界上更深地融合在一起。
第六章 “东方莎士比亚”关汉卿
戏剧是元朝文学艺术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早在唐代的时候,戏剧就已经出现了,只不过那时的戏剧还显得比较单薄,内容远远没有元代那时充实。戏剧在元朝得到了很好的发展,为什么戏剧会在元朝这样的朝代有它巨大的发展空间,而不是在文化空前繁荣的大唐盛世?
这与当时元朝所制定的等级政策是分不开的。能够写剧本的人必定是有文化的读书人,而读书人在元朝却被列在第九等,比第八等的妓女身份还要低下。在元朝之前,读书人可以通过科举考试来走上自己的仕途之路,所以那时的读书人的地位还是比较高的。可到了元代,朝廷取消了科举考试,这样读书人没有途径来实现自己的抱负。
为了自己的生存,同时又可以有一个展现自己的方式,所以许多的读书人结交了当时同样地位低下的戏剧人,开始写剧本。至此,大批读书人的加入大大提高了戏剧文学性和艺术性的质量。这大批的读书人中就包含着日后戏剧界的泰斗关汉卿。
以关汉卿的才能若生活在重学的其他朝代考取一个功名是不成问题的。可生活在公元13世纪元朝的关汉卿则没有他自己的出路。可关汉卿并不是死读书的那种人。他却为人机智幽默,风流倜傥,博学多才,富有正义感和同情心,擅长吟诗、吹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