吞声的愁苦心情;同时在询问李春发的唱段中,又运用了南梆子,
以抒情的曲调,表现了主人公之间的爱慕之情。“砸涧”一场是重做,梅兰芳表演姜秋莲急中生智的表情非常传神。使这折戏大为生色。20年代后,梅兰芳便很少再演全部《春秋配》,一
般只演“砍柴”、“砸涧”两折,后半部艺术表现较平淡,很难吸引观众。 《游龙戏凤》又名《梅龙镇》,1918年10月梅兰芳与余叔岩合作,梅兰芳饰李凤姐,余饰正德帝,在吉
祥戏园首演。 梅兰芳最早从路三宝那儿学会《游龙戏凤》,按传统演法李凤姐要踩跷,但梅从不踩跷,故学会未演。这年因余叔岩倒仓很久,嗓音恢复,积极筹划重登舞台,执意请梅
兰芳与之合作。梅兰芳原演的生旦“对儿戏”已与王凤卿合作日久,不宜更改,故另择新戏。余叔岩提出合演《游龙戏凤》,认为虽是老戏,可加工细排,不按传统演法,大胆创新必有可
为。二人遂加紧排练此戏。从唱念的词句到表演的身段,都认真进行琢磨,删除了粗俗的成分,加强了细节的表现,特别是人物性格的表现。梅兰芳创演了一个不踩跷的李凤姐。此戏正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