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雁塔通高64.5米,是一座仿木结构的楼阁式方锥形砖塔,造型简洁,气势雄伟。.零*点′看?书` `首/发~中唐诗人岑参曾在诗中赞道:
塔势如涌出,孤高耸天宫。
登临出世界,磴道盘虚空。
突兀压神州,峥嵘如鬼工。
四角碍白日,七层摩苍穹。
下窥指高鸟,俯听闻惊风。
连山若波涛,奔凑似朝东。
青槐夹驰道,宫馆何玲珑。[23]
大雁塔的恢宏气势,由此可见一斑。塔底层每边皆有石门,门楣上均有精美的线刻佛像。尤其是西门楣的释迦牟尼佛说法图,上部刻有当时庑殿建筑的写真图。塔南门洞东西两侧的砖龛内镶嵌有唐太宗李世民撰《大唐三藏圣教序》和高宗李治撰《大唐三藏圣教序记》碑,两碑均由唐著名书法家褚遂良书写。
提到慈恩寺大雁塔,就不能不说曲江。自唐中宗神龙年间(705—797)以后,新进士及第,天子赐宴,于曲江聚会宴饮,慈恩塔下题名,以示庆贺,
进士题名,自神龙之后,过关宴后,率皆期集于慈恩塔下题名,同年中推一善书者记之。[24]
曲江游赏,虽云自神龙以来,然盛于开元之末。·w-e.n·x~u\e!t¨x?t-.*c`o\m.[25]
这就是人们说的“曲江宴饮”和“雁塔题名”,无论是曲江宴饮,还是雁塔题名,其用意都是对于科举进士及第者的庆贺。曲江又称曲江池,位于长安城东南角,即大慈恩寺之东。曲江为状如长葫芦之小湖泊,素来闻名,秦时“宜春苑”,汉武帝时“上林苑”,隋代“芙蓉园”,即是指此地。唐玄宗开元年间大加修建,池南有紫云楼、芙蓉苑,西有杏园、慈报寺。池水澄明,花木环映。皇族显官环池构建离宫别馆,每逢上巳(三月三日)、中元(七月十五日)、重阳(九月九日),达官贵人来此畅游酣饮。唐代应科举之文人学士,也都来此雅游。长安是天下的繁华之所,而曲江则无疑是长安最为繁华之地,是官宦享乐之所:
曲江初碧草初青,万毂千蹄匝岸行。
倾国妖姬云鬓重,薄徒公子雪衫轻。
琼镌狒绕觥舞,金蹙辟邪拿拨鸣。
柳絮杏花留不得,随风处处逐歌声。[26]
苑外江头坐不归,水精春殿转霏微。*k~a¢n^s_h^u^j`u~n·.?c^c\
桃花细逐杨花落,黄鸟时兼白鸟飞。[27]
曲江可谓万紫千红,鸟语花香,流水潺潺,歌声绵绵,酒意盈盈,画舫悠悠,游宴于曲江之地,恰如神仙一般,其乐何如,怎能不令人陶醉。
而曲江之乐,以上巳节尤为特出。因唐代新科进士正式放榜之日恰好就在上巳之前,故前面所言的“曲江宴饮”就是在这个时候举行的。因此,每年的三月三日,是曲江最为热闹的时候,长安城中的达官贵人、皇亲国戚,甚至是皇帝嫔妃都会前来,樽壶酒浆,笙歌画般,宴乐于曲东池上,其盛况可谓空前:
满国赏芳辰,飞蹄复走轮。
好花皆折尽,明日恐无春。
鸟避连云幄,鱼惊远浪尘。
如何当此节,独自作愁人。[28]
是啊,每年这个时候,整个长安城都往曲江而去。曲江之地,人满为患;人迹所至,春光黯淡。但即使如此,又怎能挡得住高官显贵、文人墨客的脚步,消解其酬乐之情于一二呢?更别提及第士子了,他们心情已然陶醉于及第后的喜悦,对于他们而言,曲江越是热闹,他们越是荣耀:
及第新春选胜游,杏园初宴曲江头。
紫毫粉壁题仙籍,柳色箫声拂御楼。
霁景露光明远岸,晚空山翠坠芳洲。
归时不省花间醉,绮陌香车似水流。[29]
雨洗清明万象鲜,满城车马簇红筵。
恩荣虽得陪高会,科禁惟忧犯列仙。
当醉不知开火日,正贫那似看花年。
纵来恐被青娥笑,未纳春风一宴钱。[30]
对于士子来说,享受的是进士及第的那份荣耀,这比什么都重要,都能够让人陶醉。
大雁塔和曲江,对于寒山来说,是一个非常向往的地方。当然,寒山向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