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文官选拔制度,也是中国古代制度自觉运用竞争机制的伟大创造。大一统的政治稳定为士大夫之间的官场竞争开辟了和平空间,长达两千年的中国皇权一统社会成为士大夫阶层读书入仕自由竞争的历史舞台。在今天,如果世界对中国灿烂的古代文化一致称道,世界学界对15、16世纪前中国发展领先世界拥有广泛共识的话,古代中国将官场竞争规范化、制度化的科举制无疑是基本因素之一。
二、关于竞争的后果
欧洲武士文化的竞争催生了近代商业竞争文化,催生了近代民族国家,也摧毁了武士文化本身。从某种意义上,近代的民族国家乃是武士的直接继承人,而且还承继了武士的竞争精神。中世纪的武士的竞争为欧洲近代以民族国家为单位的国与国之间的竞争所取代。随着国家领土的扩张、实力的强盛、科学的发达、经济的攀升,各国之间的竞争也愈演愈烈:规模扩大,力度加强,地域愈广,动员愈烈。由于欧洲本土各国力量的相对平衡,对外扩张、殖民渐渐成为扩展自己实力的最佳选择。于是对海外的殖民成为欧洲本土竞争的延长,海外殖民地成为新的竞争战场。由于欧洲海外殖民是欧洲本土内部竞争的逻辑延伸,是欧洲国家间竞争的放大,从而不仅刺激了竞争的欲望,也加强了竞争的力度。由于其他文明区域的积弱和落后,欧洲控制世界的竞争既难以受到本土内部制度性的制约,更不可能为海外其他文明区域的精神和物质实力所阻拦。正是在这种没有节制的海外争夺中,欧洲一意孤行,从殖民全球走到互相争霸直至世界大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