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她

繁体版 简体版
进入她 > 沉冤录 > 第51章完结

第51章完结

刑部两位尚书接到命令后,传讯了周瑞清,又拘传了北京天顺祥银号的掌柜王敬臣、乾盛亨银号的掌柜阎时灿,以及两个银号的相关伙计。¨微?趣′暁?说.罔· ·庚_辛.罪·筷¢

周瑞清对指控矢口否认。王、阎两位掌柜承认,从光绪七年(1881年)秋天到光绪八年春天,两家银号的确收到从云南省汇兑来的大量银两。云南省粮道崔尊彝崔大人、永昌府知府潘英章潘大人,陆续拿着票据到店铺取用。这些都是事实。那么,这些银子都做什么用了呢?王敬臣等人都坚持说,银号只提供银子的汇兑服务,对于银子的用途一概不问,这是他们银号的职业守则。谁拿着票据来,他们就给谁银子,从来不问,也不方便问客人拿银子做什么用。

刑部尚书麟书、潘祖荫两人回奏说,云南报销案案情重大,经审问涉案的两家银号,得知云南永昌知府潘英章和云南粮道崔尊彝确实汇兑过银两,但做何使用不太清楚。潘、崔二人均已离京,要知道报销事件的详情只能把二人找回来,问个清楚。

慈禧接到奏折后下令,要求云南和安徽地方政府立即命令崔尊彝、潘英章迅速返京,到刑部听候质询。?鸿_特?晓*税-蛧, `埂^歆/嶵`全¢同时,鉴于周瑞清涉案,免去他军机章京的差使,并命令他配合调查。军机处处理军国大事,保密性要求很高,周瑞清涉案,也的确不适合继续留在军机处当差了。

因为崔尊彝、潘英章两人迟迟没有音讯,案子拖延了下去。就在这时,彗星出于东南。在古代,异常的天象往往和政治清明与否联系在一起。人们普遍认为,如果政治清明就会风调雨顺、天象正常;如果政治阴暗,上天就会通过一些大自然的异常现象,向当政者发出警告,比如地震、海啸,等等。彗星出于东南,被认为是朝廷用人有失,天降灾异示警。现在我们知道,这其实是正常的天文现象,但在云南报销案中,却大大推动了案情的发展。

彗星出现后,朝廷下旨,要求官员们积极进言,参劾违法违规的官员。八月二十四日,江西道御史洪良品,呈上了一道折子,重新挑起了云南报销案的战火。洪良品说,云南报销案,户部索贿八万两,尚书景廉、王文韶“受贿巨万”。他将矛头直指景廉、王文韶,说两人身为朝廷重臣,却甘心受贿,请求朝廷依法处置,将两人罢官。+咸/鱼.看_书, !免¨费`越?黩*在奏折中,洪良品自动为景廉开脱,说他一向不熟悉业务,但是王文韶腐败受贿的名声早就流传开来,应该严肃处理。就这样,洪良品巧妙地把彗星出于东南这个异常的天象,套在了王文韶的头上。

由于洪良品的奏折指名道姓,弹劾了军机处的两位大臣,慈禧不得不高调处理。她下令,加派亲王奕誴和工部尚书翁同,传洪良品详细询问,然后回奏。

亲王奕誴是道光帝的第五子,奕的兄长,是道光皇帝健在诸子中年纪最大的,也是最年长的皇叔。工部尚书翁同是咸丰朝的状元,同治皇帝和光绪皇帝的老师,两代帝师。他们两位的身份都很显赫。应该说,慈禧太后非常重视洪良品的奏折。

翁同有记日记的习惯,他留下来的《翁同日记》详细记载了云南报销案之后的发展情况,为我们留下了生动而宝贵的第一手资料。根据翁同日记的记载,八月二十六日,奕誴、翁同传讯了洪良品。洪良品先从怀里掏出已经写好的说帖,交给翁同。翁同看了,内容基本上是对奏折的重复,很空泛。而弹劾军机大臣受贿腐败,是很严重的指控,必须得有真凭实据。

翁同就问洪良品:“洪大人,你有何凭证?”

洪良品回答:“御史风闻其事,我听到了相关的传闻,不敢不奏。”御史负责监察百官,可以听到什么就上奏什么,不需要拿到真凭实据后才能弹劾官员,这就是御史等言官和刑部等司法官员的区别。如果御史上奏都要证据齐全,那么他们监察官员、预防犯罪的作用就会大打折扣。所以,洪良品的说法也有道理。

翁同继续问:“大臣受贿,必有过付之人、交纳之地。你弹劾军机大臣受贿,那么钱财是谁转交的,在哪交付的?”

洪良品说:“这些事情,当事人知道就可以了,怎么可能会让第三者知道呢?更何况我是御史,他们更怕御史知道。”洪良品也说不出行贿受贿的时间、地点。

翁同就问:“你说外面传言很多,那么究竟是何人所传,你能指证几个人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