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大人不用激我,过段时间我打算告老还乡了!”方正儒觉得保守派里陆秀夫只是个小人物,这种大事情不会指派一个小角色来谈吧。
“方首辅久违了!”一个声音从方正儒身后传来,他回头一看来人不是别人,正是太师王爚。方正儒倒是有些气度,恭敬又不失身份地站了起来施了一礼。
“不敢当不敢当,老夫已经被皇上罢免了,无官一身轻了。”王爚虽然嘴上这么说,可动作却不慢,几步走到了桌子边,端正坐下。刚才的对话他都听得清清楚楚,心中也有了底气。指着那锅狗肉羹道:“首辅大人既然肯来,就证明这件事做的。老夫打开天窗说亮话,方大人什么条件才愿意帮手!”
条件就是利益,这也是双方合作的基础,方正儒虽然有欲望,但是不代表他不谨慎。他右手缓缓地端起酒杯小酌,又用左手比了一个三的手势。
“好,一言为定!”王爚和陆秀夫一看就明白对方想要朝廷的第三把交椅,这也在他们的底线以内,答应的也算爽快。
条件达成,陆秀夫从袖中掏出一本名册放在了方正儒面前,对方心领神会随即用毛笔在上面签了自己的投名状。
······元大都,元世祖忽必烈坐在金光闪闪的龙椅上,接受着百官朝贺。夏日炎炎,虽然正殿宽敞通风,但是也挡不住闷热的暑气。忽必烈现在的心情同这天气一样沉闷焦躁。
本来宋朝半壁江山都落入了手中,临安的小朝廷根本经受不住元帝国的铁骑冲击,经过安庆鲁港一役,宋军主力基本全军覆灭,存者皆降。当元兵抵达临安的时候,小朝廷望风而降,小皇帝和太皇太后等一大帮赵氏皇族被押往大都成了阶下囚。一切都发展的如此顺利,可偏偏就在这个节骨眼上,坏消息接踵而至。先是水师全军军覆没于泉州,顺带着两个精通水战的汉军大将张弘范和张恒被俘。后是自己最寄予厚望的将领伯颜阴沟里面翻船,三战三败。要不是宋军最后主动撤离,只怕江南现在还是狼烟片地。
“陛下,前方又传来几分战报。”中书平章政事阿合马捧着一份折子启奏道。
“念,什么坏事都一起来吧!”忽必烈这两天脾气很不好,好多几个太监宫女因为不小心触怒了他,落得个身首异处。听说又有坏事,心想该来的还是要来,反而摆出一副无所畏惧地样子讲到。
“臣泉州知府刘志隆万死叩拜陛下,至元13年9月,宋军攻破泉州。”
“臣广州县令吴启万死叩拜陛下,至元13年9月,宋军破城。”
“臣雷州知府王烁可万死叩拜陛下,至元13年9月,宋军炮轰雷州城。”阿合马将3分奏折简略地念了出来,一时间满朝文武都有些怀疑这几分奏折的真实性,一个月内江南三处有宋军袭击,这有点让人不可思议。
忽必烈没领教过后世的游击战,对这个东西也很不满道:“一月之内,处处有宋军。阿合马到底是怎么回事?”
“陛下,确实都是九月。至于为什么会这样,我也不是很清楚!”阿合马恭敬地弯腰无奈道。
忽必烈脸色铁青,怒目瞪着众臣,希望有人能给他一个满意的答复,很久,终于有一个人站了出来。
“陛下,这些宋军应该全是水师,他们的战舰来去如风,船上配属火炮威力强大,能直接攻击沿海城市。所以一月之类沿海3处被袭。”说话的人真好不是别人,乃是和伯颜败军回师的王杰。由于他以前情报及时,深受忽必烈信任,所以上次失败权且记过。
王杰的话让朝臣和忽必烈一下觉得有了点方向,然后王杰从身上取出了一副画摊开在地上。
画很长,虽然忽必烈离得远,但也看得清楚。
“大家请看,这就是宋军的新式战舰。每艘船按照大小体型的不同所分配的人员多少也有区别。其中最大的战舰能共有三层炮甲板,火炮100门以上,定员875人以上,排水量2500-3500吨。这种船的动力全靠风帆,所以风帆很大也很多。”王杰指着画上的战舰各处讲解道。
“王爱卿,这种战舰我们可否仿制。”忽必烈望着画上的战舰一下有些激动,急切地问道。
王杰叹了一口气,一脸无奈地讲到:“回陛下,这种船体仿制过程复杂。微臣在台湾卧底时,也只知道宋军每月能建个10艘就算不错了。再加上仿制就算有材料和人才,但是这船上的火炮没有图纸很难以制造。”
话音刚落,忽必烈的心情一下像泄了气的皮球,他完全听懂了王杰话里的意思,船好造,炮没有。这样弄出来